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千里眼”中的“沙粒”無處藏身

  • 發佈時間:2015-04-23 08:31:4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設備正常是空管安全運作的重要基礎。如何確保設備正常?既需要設備保障部門加強日常維護,也需要及時監控設備運作動態,在出現異常情況時迅速反應,及時排除故障。讓我們一起隨著基層技術保障部門人員的腳步,看看他們如何隨時監控,及時排除故障,確保設備運作正常,助力飛行安全。

  □本報通訊員 陳力 田宇斐

  黃煒 陳思聰

  雷達和自動化設備一直被稱為民航空管的“千里眼”。在雷達和自動化設備正常運作時,管制員能夠高效地指揮萬米高空上的飛機。一旦雷達因干擾出現“掉點”情況,正在飛行中的航班信號就會在雷達螢幕上消失。這猶如沙粒進入了眼睛,極大地影響視覺,讓管制員無法在指揮區域內觀察到飛機的實時動態,將極大地威脅航空安全。

  日前,華東空管局的航空管制雷達由於某種外界因素的干擾,無法正常接收飛機所發射的信號。前一秒還在雷達螢幕上的某個飛機信號,下一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管制員眼睛裏可容不得半粒“沙子”。為了確保安全,華東空管局設備運作監控中心和技術保障中心進行了“地毯式”搜索,成功地找到了干擾源。

  關鍵階段航班突然“隱身”

  “MU5301,上高度到修正海壓3000米保持。”日前,上海進近管制員指揮話音剛落,該航班的雷達信號就消失在眼前。“怎麼回事?”管制員的神經立刻緊繃了起來。

  航班信號消失的位置正處於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航班進出境的必經之地。作為全國航班流量十分繁忙的終端區之一,上海終端區域內的航班需要在此經過複雜的進出境程式才能加入或離開航路。在這飛行的關鍵階段,飛機一秒鐘內就能移動200米。一旦突然“隱身”,管制員既看不到飛行高度,也看不到飛機位置,十分影響飛行安全。

  收到情況通報後,華東空管局設備監控中心立即收集干擾資訊,發現該區域多部雷達均存在“掉點”現象。初步排除雷達自身故障的可能性後,技術人員懷疑為外部干擾。確定排查方案後,設備監控中心啟用各種監測手段,聯合技術保障中心與上海市無線電委員會等單位成立了多個排查小隊,兵分幾路,對上海六灶、九亭“掉點”區域附近方圓幾十公里進行“地毯式”排查。“由於‘掉點’區域較大、時間偶發且短暫,排查難度極大。”參與排查的技術人員表示。

  排查干擾猶如大海撈針

  目前,民航使用的大多是二次雷達。二次雷達的原理,是通過地面管制雷達發射一個詢問信號,在接收到來自空中機載應答設備的反饋信號後,能夠獲取飛機的各類資訊。若地面同時有干擾設備發射一個頻率相近的信號,空中的機載應答設備很可能無法將飛機資訊反饋。這時,地面管制雷達發射的信號就“有去無回”,指揮螢幕上代表飛機的光點將消失不見。

  排查雷達干擾源有多難?華東空管局有關技術人員表示,一是設備隨機性強,很難定性。無線攝像頭、私設電臺甚至是對講機等設備,都有可能影響雷達接收信號。排查小隊在搜尋過程中,對於任何一個可能誤發射詢問信號的設備都不能放過。二是可疑範圍廣,很難定位。由於“掉點”區域同時被多個雷達信號覆蓋,為謹慎起見,對幾個雷達信號覆蓋區域都需要進行全方位搜索。技術人員説:“這是與看不見的‘敵人’作戰,就像大海撈針。”

  無線電干擾是世界性難題。2014年6月5日和10日,奧地利境內有多架飛機突然從空管雷達上消失,每次持續25分鐘。與此同時,捷克、德國、斯洛伐克等國家也有相同的遭遇。據統計,共有13架飛機在上述時間點從雷達上消失。目前,歐洲航空安全局和歐洲空中航行安全機構正組織專家調查這兩次事件,至今尚未有明確結論。

  讓看不見的“敵人”現身

  大海未必撈不到“針”。通過每天24個小時的觀看雷達錄影,並不斷地進行實地排查後,排查小隊逐步確定了干擾源的確切位置。

  華東空管局技術人員每天持續統計“掉點”時間、頻次、地理位置分佈、周邊電磁、建築環境等方面資訊,並將收集到的素材通過電子地圖進行標示、篩選、歸納,採用區間交匯法一步步縮小可疑範圍。為了更迅速、有效地監測到干擾信號,技術人員連續3天加班至深夜,利用雷達停機維護的機會,對干擾頻率進行實時監測。

  功夫不負有心人。排查小隊通過仔細對比頻譜,發現某一方向角存在可疑干擾信號,立刻倦意全無。在對另一台雷達進行同樣檢測後,鎖定干擾源在上海周浦某地。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排查小隊“攀”過工地、“越”過廠房、“進”過民宅,經過地毯式搜索,最終確定干擾為某監獄手機信號遮罩設備的故障天線雜散發射所引起。在將該設備斷電關閉後,干擾頻譜消失,雷達“掉點”現象未再發生,“千里眼”重新明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