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切勿操之過急

  • 發佈時間:2015-04-23 07:32: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出臺,它是國家發佈的第一個跨行政區域的城市群規劃,決策部門有必要通過《規劃》,進一步合理界定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具體發展範圍,並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國家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我們要高度重視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性,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國家級城市群。但是同時,也要充分認識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切勿操之過急和急於求成。

  “笨鳥先飛”的戰略選擇

  《規劃》的出臺具有以下三大戰略考慮:第一,出臺《規劃》是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的重點行動步驟。《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長江中游、哈長等城市群,使之成為推動國土空間均衡開發、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出臺標誌著國家將城市群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空間主體,首先在中部地區開展試驗示範,率先在中部地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第二,出臺《規劃》是落實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39號)的重要戰略舉措。《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以沿江綜合運輸大通道為軸線,以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區域城市群為主體,以黔中和滇中兩大區域性城市群為補充,促進城市群之間、城市群內部的分工協作,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聯通,優化空間佈局,推動産城融合,引導人口集聚,形成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要培育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增強武漢、長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進三大城市組團之間的資源優勢互補、産業分工協作、城市互動合作,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成為引領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極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示範區。

  第三,出臺《規劃》是基於長江中游城市群發育程度低而採取的“笨鳥先飛”的戰略選擇。

  建立國家協調推進工作機制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涉及很多城市,要建立協調機制共同推進。因此,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進一步合理界定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具體發展範圍。長江中游城市群由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共同整合組成,具體範圍應該包括湖北省的武漢、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襄陽、宜昌、荊州、荊門13個城市、湖南省的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岳陽、益陽、常德、婁底8個城市,江西省的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新餘、撫州、宜春、萍鄉、上饒9個城市及吉安市的部分縣(區),共31個城市。土地總面積31.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2.98%,2010年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建成區)佔全國的6.39%,總人口占全國的8.44%,城鎮人口占全國的8.95%,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7.32%,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國的6.78%。未來將實現規劃同編、産業同鏈、城鄉同籌、交通同網、資訊同享、金融同城、市場同體、科技同興、環保同治、生態同建,實現長江中游城市群地區産業發展佈局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區域性市場建設一體化、城鄉統籌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一體化、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一體化等6大一體化,通過發揮市場機制在城市群形成發育中的主體作用,先行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大交通網路格局。

  第二,建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國家協調推進工作機制。長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31個城市,單獨依託某一個省、某一個城市為核心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基本上不可行,國家從中部崛起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考慮,應打破行政束縛,整合三省優勢資源,建立一個國家級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協調領導機構,統籌安排協商城市群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形成良性的協調推進工作機制,調動三省各方的積極性,避免各自為政、各圖其利的現象發生。各省可下設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省級領導小組,協助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國家協調領導機構開展日常工作。

  第三,高度重視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性,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國家級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中國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其健康發展對長江中游地區的城市化和探索中國特色的健康城鎮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深遠的戰略意義。未來重點建設武(漢)-長(沙)、武(漢)-南(昌)主軸線和長(沙)-南(昌)次軸線,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城市群,形成引領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同時構建長江中下游生態安全保障區,為全國大江大湖綜合整治和“兩型”社會建設提供示範,為保障國家糧食和生態安全提供戰略支撐。

  充分認識建設的長期性與艱巨性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認識城市群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切勿操之過急和急於求成。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目前國家級城市群中面積最大、發育程度最弱的“城市群”,按城市群形成發育的7大識別標準判斷,2013年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化水準只有37.6%(小于50%的最低標準)、每人平均GDP只有4663美元(小于1萬美元的標準),經濟外向度只有2.72%(小于30%的最低標準)、非農産業勞動力比率僅為64.7%(小于70%的標準),核心城市GDP中心度僅為19.9%(小于45%的標準),這5項指標均達不到城市群發育的基本標準。

  從城市群發育的階段性規律分析,長江中游城市群目前尚處在發育程度很低的雛形階段,實現高度同城化和一體化發展還需要一個十分漫長的探索融合過程,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設不是依靠主觀意志“劃”出來的,而是依靠市場機制“育”出來的,更是依託城市合作“幹”出來的。因此,要充分認識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切勿操之過急和急於求成,要遵循城市群發育的階段性規律,逐步培育,持續建設。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中心主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