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何東京街頭少見小販擺攤?

  • 發佈時間:2015-04-22 08:32:2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肖敏捷

  2013年4月4日,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邀,時任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出任日本央行總裁。記得在那天的記者會上,黑田高調宣佈:為使日本經濟從長期通貨緊縮中擺脫出來,決定執行“超常規的金融緩和政策”。更讓海外投資家讚嘆不已的是,黑田明確提出,要在兩年內讓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斬釘截鐵,毫不含糊。

  比黑田更富男子氣的,是出任日本央行副總裁的岩田規久男,他在國會答辯中立誓:不達目標,立刻請辭。

  日本就業狀況改善

  兩年一晃而過,日本的通脹率離黑田提出的目標差之千里。在近幾次的記者會上,這位總裁的口齒似乎不如以前利索了;岩田也絕口不提當年的信誓旦旦,只説“將繼續努力”。

  但能否就此下結論説,所謂的超常規金融緩和政策沒有效果呢?也不儘然。

  人算不如天算。去年此時,日本政府將消費稅率從5%提到8%,結果使剛開始有起色的個人消費又降溫。近半年來,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探而拉低了物價,也是黑田等人沒料到的。但從日本股市創15年來新高、企業盈利改善等情況看,積極的信號也不少。

  筆者最重視的是有關就業的一些指標。最新數據顯示,日本目前的失業率為3.5%,有效求人倍率(勞動力市場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它表明瞭勞動力市場中每個崗位需求所對應的求職人數)為1.15倍。換句話説,如果不挑肥揀瘦,基本上誰都能找到工作。這説明,日本近期就業狀況明顯改善,且慢慢接近上世紀80年代的頂峰期。經濟發展的目的就在於為國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僅此一點,筆者以為,黑田上任後推行的金融緩和政策還是有效的。

  地攤是反映一國就業市場的鏡子

  許多來日本旅遊的中國朋友,應能體察到日本就業市場的改觀。

  筆者在此提個建議:諸位來東京訪問時,可在逛街之餘留意一下在大街小巷或百貨店、酒店周圍,有沒有大家熟悉的地攤?這是一面反映一國就業市場的鏡子。

  在日本,擺地攤須取得道路使用許可證,衛生、消防等各部門的監管也十分嚴格,就連擦鞋匠也需要營業執照,這一點跟國內的城管大同小異。但是,除了偶爾能在車站附近碰到開小卡車賣水果的果農外,東京街頭的地攤極為少見——原因在於沒有需求。

  由於日本大城市的商業網點十分健全,商品流通高度市場化,地攤幾乎沒有多大生存空間。另外,正規的就業市場和靈活多樣的雇傭方式,為多數人提供了較穩定的謀生手段,通過擺攤自食其力的必要性不大。

  日本並非從來沒有地攤。二戰後,東京上野一帶也曾地攤如雲。後來,隨著經濟發展,不少擺攤的“自營業者”開始企業化並擁有固定店舖。對“自營業”或個體戶,日本政府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使他們的生存環境比較寬鬆。業主能否經營下去,主要看個人努力。

  所以,筆者每當看到國內有關城管與攤販衝突的消息,心情就變得沉重。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從深度和廣度上大力開拓正規就業市場,為希望就業並有勞動能力的國民提供機會。(原載日經中文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