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特工爭相投奔好萊塢
- 發佈時間:2015-04-22 08:32:21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慧
英國電影《王牌特工》在中國上映10天,票房就突破了5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被這場充斥著“老臘肉”和“小鮮肉”的“特工旋風”刮得意亂神迷的不僅是中國觀眾。美國《綜藝》雜誌稱,該影片上映兩周,全球票房已直逼3億美元。
美國“石板”網站認為,該片的成功得益於其“非傳統間諜片”的特質。換句話説,《王牌特工》的熱鬧、好玩加上性感,讓票房滾滾而來,但其缺少退休間諜在幕後幫助影片“追求真實性”。這很可能是因為英國的情報圈還沒有像美國同行那樣,收到影視圈遞來的橄欖枝。
“CAA和CIA一樣重要”
喬·韋斯伯格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辦公室,看起來像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安全屋”。紅磚墻面外,遮陽篷的金屬已經斑駁,沒有門牌號碼和標誌。屋子裏,編劇們正圍坐一圈,共同設計冷戰時期的諜戰劇《美國諜夢》的情節發展。這是由美國退休特工親自操刀的諜戰片之一。
這部戲的創作者和編劇韋斯伯格曾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特工,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到處是蘇聯宣傳海報的屋子裏,與一個扮演裏根總統的演員坐在一起炮製電視劇。“當我離開中情局時,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去寫電視劇嗎?’我一定回答‘當然不會,那簡直就是背叛組織’。”49歲的韋斯伯格説。如今他為創意藝術家公司(CAA)寫電視劇本。“我以前從沒聽説過CAA,但現在它對我來説和CIA一樣重要”。
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稱,多數CIA特工退休後都有份體面的工作——在美國的情報部門擔任顧問或特別僱員,在安保公司出任高管,寫自傳。不過也有人想換個活法,帶著一身本領跳進其他行當發光發熱。
好萊塢和電視臺對間諜片十分饑渴。“很多從前在華盛頓工作過的人來到了好萊塢,比如《白宮群英》裏那個級別的退休政客。”出品了著名間諜連續劇《國土安全》的美國Showtime有線電視網總裁大衛·內文思告訴加拿大《國家郵報》,“我還見過好幾個前海豹突擊隊成員。現在,情報界人士也開口講他們的故事了。”
前特工眼中的特工電影
羅伯特·貝爾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自稱是邦德電影迷:“我去看007的原因和多數人一樣,裏面有迷死人的尤物,世界上最動人的風光,還有如同過山車一般刺激的劇情。邦德讓我著迷,他的西裝從來不皺,他的阿斯頓·馬丁車永遠不用修理保養,而女人從不拒絕他。”
但作為一名曾經的特工,貝爾最喜歡007電影的一點是,片中正義總能戰勝邪惡。“他所有的任務都被乾淨利落地結束,壞人遭到懲罰,世界再次和平。而真正的間諜工作就沒那麼帶勁了,現實往往混亂得多”。
貝爾在實踐中學到,敵人的敵人並不總是朋友。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拿到利比亞反對派領導人的資料,其中很多人在蘇丹活動。當時他對格達費的敵人只有模糊的印象,唯一確定的是,裏根政府希望格達費結束統治。
一天深夜,貝爾被步槍撞門的聲音驚醒。他的兩名利比亞線人躲避格達費的暗殺,希望獲得他的保護。當晚他們聊著利比亞、歷史和安拉,到了兩名線人可以安全離開的時候,貝爾已經明白,美國用以推翻格達費的軍事分子,會將利比亞變成一個伊斯蘭共和國。
偶爾,貝爾會面臨與邦德相似的處境,不過結局總是沒那麼精彩。有一次,為了獲得一條資訊,CIA將他派往摩納哥的蒙特卡洛賭場。麻煩在他登機前就開始了:上司沒給他置辦燕尾服,也沒給他一分錢作為籌碼。不出所料,趿拉著樂福鞋的他剛剛進入賭場,就被保安認準是個騙子,並請到一邊接受“禮貌的詢問”。貝爾當然沒有獲得需要的資訊,而且他從此明白,自己不是詹姆斯·邦德。
發揮餘熱與經濟效益
很多前特工用傳記和回憶錄搭了一座橋進入好萊塢,並且給間諜片擔任顧問。瓦萊麗·普拉姆就是這樣。她曾是潛伏特工,直到被媒體洩露名字,身份曝了光。電影《公平的遊戲》就是根據其回憶錄改編的。此後,她給《諜影迷情》當過技術顧問,如今已是華納兄弟公司電視部門的常任顧問了。
不過貝爾認為,給影視公司當顧問是“賠本生意”,因為沒有報酬,也不是創作團隊的一員。“你根本不會受邀參加首映禮。”他説,“只有創作自己的劇本,你才能真正進入好萊塢。”
但約翰·麥高芬喜歡當顧問。他曾是CIA涉密行動部門的高層,近期他將在華盛頓舉辦一天的會議,讓前同事和《國土安全》的劇作家、演員深入接觸,演員可以向角色的原型現場取經。去年他也舉辦過同樣的“聯誼會”。
不過,“間諜片寫手”的創造力受法律限制。CIA前高級官員法拉翁和克蘭頓會將劇本詳細提綱交給出版物審查委員會過目,以保證沒有泄密資訊。法拉翁表示,劇作家會特別注意回避可能洩露CIA資源和工作方法的橋段。“我經常説,‘把這段刪了’”。“儘量不留下麻煩,這是我們負責任的表現。我們也不會刻意將CIA描繪得高大上,因為那不真實”。
韋斯伯格對自己意外踏足好萊塢感到好笑。上世紀90年代,他接受測謊測試時被問到:“你加入CIA是為了了解間諜活動,以便日後將其寫出來嗎?”在那之前,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後來我想了想,覺得這主意不錯”。
(原載《青年參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