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握好“水十條”的正效應 鐵腕治污將成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4-22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16日,全社會期待已久的“水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終於正式頒布。這與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僅有一日之隔,經初步核算,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我國經濟呈現穩中趨緩態勢。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少經濟運作指標繼續走低,如PPI延續跌勢,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持續處於低位等。有人擔心,“水十條”制定的水環境品質改善目標過高、任務過重、舉措過嚴,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使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製造業雪上加霜。

  經過多輪修改的“水十條”,將在污水處理、工業廢水、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進行強力監管並啟動嚴格問責制。為確保任務目標落實,“水十條”提出取締“十小”企業,整治“十大”行業、治理工業集聚區污染等一系列硬措施。

  重典之下,必然會對經濟發展的速度帶來一定影響。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這決不意味著為了穩定經濟增速,就可以忽略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走“犧牲環境換發展”的老路,更不能以此為藉口延緩甚至停滯我國環境保護的進程,動搖我國向污染宣戰的決心。

  樂觀地看,“水十條”給一些産業向下“拉一把”的同時,也在給另一些産業向上“推一把”。“水十條”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正效應,直接體現在對環保産業的拉動上。據測算,“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力度,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科技、環保裝備研製和産業化水準等措施,將帶動環保産業新增産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産業産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環保部預測,實施“水十條”可拉動GDP增長約5.7萬億元,累計增加非農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增加2.3%。

  當然,“水十條”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正效應,還要從更深層次來把握。長期以來,粗放的發展理念讓我國資源環境付出了巨大代價。長遠來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發展的潛力所在。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水十條”提出的一系列嚴格舉措,不僅著眼于水環境治理,也直面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諸多問題;不僅以改善水環境品質為目標,還能促進産業結構調整、生産力佈局優化和企業轉型升級,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突破口,有利於將穩增長、調結構統籌起來。這樣看來,“水十條”對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大有裨益。

  我國發展面臨“三期疊加”矛盾,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是世界各國積極追求的目標,同樣,也是中國擺脫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困境的唯一途徑。綠色發展,其核心內容是構建綠色的經濟體系,即低投入、高産出,低消耗、少排放,能迴圈、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産業結構的調整、能源結構的轉型、消費結構的變化,絕非一日之功。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地方將面臨GDP增速放緩的陣痛,也孕育著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産業的機遇,産業結構升級的重大契機。

  2015年,不僅是迎來“水十條”的一年,也是新環保法實施的第一年,是“大氣十條”進入深入實施階段的一年。當前,鐵腕治污已成為我國環境保護的常態,而“水十條”和其他鐵腕治污手段一樣,是優化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必將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為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作輸入正能量,促使中國最終走上綠色發展道路。(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鮑曉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