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風投建議年輕創客 要鑄就項目壁壘

  • 發佈時間:2015-04-22 06:34:33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習生 華文潔記者 阮妍妍

  從利用社交平臺成立3C攝像工作室的渠程,到領導著一個精品手機遊戲研發團隊的劉宸,再到火爆校園的“青糰社”創始人鄧建波,爬山虎中小微企業成長聯盟用將近兩周的時間報道了一批90後創客。

  在他們這個年紀,大部分人或按部就班地工作,或為面試而奔走,而他們卻已經拿到投資,早早開始實踐自己的創業夢想。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年輕的創客們不約而同遇到了成長的煩惱——雖然創業熱情高昂,但從産品而言,似乎難逃複製的魔咒。對這種現象,投資人怎麼看待?創客們又怎麼看?歡迎撥打爬山虎熱線電話85051881,或者通過微信平臺“投資者Club”説出您的觀點。

  網際網路創業受青睞 産品卻容易被複製

  在日前《福布斯》發佈的“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中,從行業分佈來看,2015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創業活動主要集中在物聯網網際網路金融、軟體等網際網路行業,其中有5位90後,年齡最小的出生於1993年。

  “網際網路創業受年輕人青睞很正常。因為,網際網路創業的門檻比較低,建個網站或是組建個幾個人的工作室就可以開張創業了。” 在杭州通聯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副總經理劉志彬看來,目前社會提供給年輕人相當不錯的創業環境:從軟體方面説,阿里巴巴的崛起,網際網路的活躍都給創客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路;從硬體方面看,社會經濟的發展,民間資金的活躍,為創業者營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

  儘管如此,年輕的創業者還是一波一波地淹被沒在創客大軍中。人脈、團隊、項目、能力……這些都可能成為“創業”這條船上的漏洞,一不小心就船沉大洋。而網際網路的活躍也是一把雙刃劍,既豐富了創業者的創業環境,也增加了項目被複製的風險。

  “從去年7月開始,越來越多的平臺模倣‘青糰社’模式,甚至有的和我們代碼一樣、流程一樣,口號都一樣。”為大學生提供免費兼職服務平臺的“青糰社”就遇到這樣的困惑。

  如何破解複製魔咒?不斷創新鑄就壁壘

  浙大正合投資管理公司執行總裁許波琴也投資過不少網際網路行業,對於網際網路産品難逃複製的魔咒,她認為這和網際網路的高度複製性有關。那麼,創客們該如何克服被複製的魔咒呢?許波琴説,“對於這樣一類技術壁壘比較低的服務平臺,注重網路行銷,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以用戶數量築造企業壁壘是最關鍵的一點。事實上,無論是微信還是淘寶,都沒有技術壁壘,但是無法撼動的用戶數量就是他們最大的壁壘。”

  劉志彬認為90後在創業路上遇到的“項目被複製”瓶頸並不可怕。他説,“既然被模倣,説明項目還是走在類似項目前沿的。如果能集思廣益、擴張領域、不斷創新,對平臺進行多元化的改造,一直走在領域前沿,讓其他平臺只能跟著這個項目走,那麼對於這個項目而言,也是一種壁壘。”

  一時成敗並不可怕 風投建議要有平常心

  “年輕人創業不要怕失敗。”最後,兩位創投人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許波琴説,利用失敗的項目建立人脈,優化團隊,深耕領域會大大提高下一次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劉志彬則給年輕的創業者提了幾條更具體的意見。首先,重視對項目技術領域的開發,技術壁壘無疑是企業最可靠的壁壘;其次,在開發一個項目之前,一定要團結團隊進行頭腦風暴,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完善項目;另外,創客們在接觸投資方時,不僅看對方的資本,更應該注重投資方能帶給團隊和項目的資源,有時候投資方不僅僅只是投資者,更有可能成為創業導師。最後,劉志彬還特別強調一點,創客可以自信,但是一定不要自負,多聽聽前輩的建議和經驗。

  中小微企業成長聯盟

  No.225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為中小微企業排憂解難

  聯盟熱線電話:85051881

  創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