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調動金融機構放貸意願 讓降準發揮功效

  • 發佈時間:2015-04-21 21:38: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吳雨、李延霞)“釋放這麼多資金,小微企業到底能分得多少?”在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降準政策後,山東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前腳公佈,中國央行後腳降準,為中國經濟穩增長調結構的“良苦用心”顯而易見。儘管一季度中國央行降息、降準,樓市新政、財政雙減、擴大投資等政策也不斷加碼,但當前中國中小企業反饋的效果卻不明顯。如何讓降準“及時雨”真正成為金融“活水”,澆灌“饑渴”的實體經濟成為緊迫問題。

  中國首季經濟數據不盡如人意:PPI連續37個月負增長,第二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

  在盈利持續下滑的同時,中國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仍然較高。2015年3月末,企業融資成本為6.83%。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認為,“儘管去年11月22日和今年3月1日央行兩次降息,但考慮到PPI自一季度下降幅度較大,為-4.6%,意味著扣除價格因素,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仍然較高,需要促進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

  企業不好過,銀行業過不好。去年年報顯示,幾乎所有中國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都在上升,其中不少不良來自於縣域貸款和小微貸款。

  年報顯示,工商銀行2014年公司類不良貸款率1.21%,主要是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加大導致貸款違約;農業銀行2014年縣域金融業務不良貸款率1.82%,高於其平均貸款不良率。

  “現在企業貸款難和銀行難貸款的現象並存。”華夏銀行發展研究戰略室負責人楊馳説,目前“三農”和小微領域風險高、效益低,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信貸資産品質惡化的背景下,純粹從風險收益的角度來考慮,銀行很難將“三農”和小微作為貸款領域的首選。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認為,“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疏通管道,讓資金能夠順暢地流到實體經濟去。”

  在趙慶明看來,此次定向降準政策傾斜力度明顯,對於調動農村金融機構放貸意願有很大幫助。“央行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至農信社水準,僅這一部分降準就超過2個百分點。”

  鋻於已享受較低的存款準備金政策優惠,去年兩次的定向降準並未涵蓋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今年,央行2次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加之此次額外降低的部分,調整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由14%下降為11.5%。

  其實,作為直接對口“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調動農村金融機構的放貸積極性一直是中國監管層著手推動的重點。近年來,通過建立促進信貸結構優化的正向激勵,監管層正鼓勵縣域金融機構將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於當地貸款,並不斷加大財政稅收政策的扶植。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降低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壓力,可以使得政策更具針對性,有利於調整目前的信貸結構。“但政策出臺是一方面,真正的落地執行才是關鍵。”

  “三農”和小微企業風險明顯高於大企業,但當下,二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總量和廣泛的就業機會,服務這樣一批具有巨大潛力的客戶群體,是金融切合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要求。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小微企業融資本身有其特點和規律,銀行做得好也可以很賺錢。關鍵是銀行機構要俯下身子,深入了解一個行業的發展潛力和前景,做到信貸資源的精準投放。”

  對此,不少銀行機構已經敏感地意識到機遇,紛紛搶灘“三農”和小微市場。民生銀行行長助理林雲山表示,大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將不斷增加,對商業銀行的融資依賴降低,小微戰略是順應金融體制改革的必然方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在中小企業發育不健全,競爭力較弱情況下,僅靠金融政策引導很難奏效。要發揮財政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減稅讓利,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可以適當對‘三農’和小微的不良資産核銷損失進行財政補貼,以提高商業銀行這些領域的風險容忍度和放貸意願。”楊馳表示,與此同時,中小企業也應該瞄準好的産業方向,積極進行轉型升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