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技術好的農機手,大家搶著要

  • 發佈時間:2015-04-21 04:31:5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岳光好李小洲

  連日來,在新疆大地上棉花播種已全面展開。在兵團第五師八十一團,10萬畝棉花播種更是有序推進。雖然今年播種較往年推遲一個星期,但有種棉“高手”和各環節技術員的全程跟進,棉農們都信心十足。

  “以前主要擔心播不直,造成後期機械采收中棉花的浪費。所以,今年大夥兒都爭著搶著要技術好的農機手。而在整個兵團都是這個現象呢!”正在播種的棉農賀進俠説。

  植棉技術掌握快,收入節節高

  “近年來,棉花産量高、品質優,離不開咱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學到的新技術,更離不開腦子活泛和種棉觀念的更新。”棉農譚欽國説。

  譚欽國種了80畝棉花,筆者在地裏看到他正在鋪設滴灌管子。“從開始種棉花,我經歷了淹灌、噴灌、滴灌三種模式,播種也是從條播、膜下點播、膜上精量點播三種播種方式。棉花新品種運用和推廣了好幾代,我的收入從以前一年收入幾千元,增長到現在10萬元以上。”譚欽國説,種植棉花20多年來,每年都參加各種農業技能培訓,還通過了職業資格考試,如今已是農藝工二級技師。

  像譚欽國這樣的棉農還有很多。每年入冬時,八十一團都會開展點答式培訓、專業技能培訓、職業等級資格培訓等。除聘請專家、學者來團授課外,還通過現代遠端教育開展種植技術學習。在農忙時節,還採取“以會代培、現場教學”形式,不斷增強棉農“學以致用”的能力。

  目前,該團3811人通過多年培訓,取得初級以上職業資格的達98%,取得高級農藝工職業資格等級以上的達75%。該團社政科科長姚軍説:“目前職業資格等級培訓方向,已經向二三産業有所側重,以期培養出更多的會服務、擅闖市場的人才來。”

  跟著市場換腦子調結構,棉花葡萄一起種

  “棉農不能僅靠棉花實現增收,一旦市場價格不穩定,將會直接影響個人收入。”該團黨委書記張恪軍説,為抵禦市場風險、提高多元增收能力,他們結合本地光熱條件,從2000年以來就開始增加葡萄種植,葡萄種植戶達876戶,種植面積1.6萬畝,産品主要銷往廣東、福建等省。

  目前,葡萄種植實現了“一畝園相當十畝田産出”的效果,産業結構的調整活絡了大家的腦子,增強了市場意識。

  “我10畝葡萄收入8萬多元。”葡萄種植戶高均芝説,有這麼好的收入,得益於團場給我們培訓技術的同時,還教給我們市場經營的理念和技巧。

  原來,該團為科學均衡配置土地資源,完善團場、連隊、職工三個經營主體責、權、利制度,推行多元增收,從經營承包政策、銷售方式、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鼓勵職工組建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使産業與市場接軌。

  目前,全團共成立葡萄産業合作社26個,增收2100多萬元。

  精明的高均芝説,她們合作社成立後,職工直接與客商在地頭談價格,她種10畝葡萄的收入並不比種棉花少。她們幾戶社員已經商量過了,今年産量上不貪多,重點要放在果品品質上,多産精品果,以品質求效益,爭取在提升畝經濟效益上下功夫。

  技術更新快,農機手忙“充電”

  “以前機車都是公家的,幹好幹壞一個樣。現在不一樣,幹得好、服務好就掙得多。”見到陳進倉時,他正指揮徒弟進行耙地作業,“別看這些鐵傢夥,每年都能為我掙回幾十萬收入呢!”

  為了提高大家的專業技能,加快農機更新換代,讓農機現代化助力農業生産,早在1997年,團裏就出臺農機改革措施,實行農機作價到戶。陳進倉從那時起就當起了職業農機手,開始更新手裏的農機。大馬力機車的加入,讓陳進倉的技術能力和經濟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頭一年就實現利潤49萬元。

  在服務農業生産上,陳進倉為了贏得棉農的信任,他始終堅持作業品質標準,以優質的服務做實自己的“機車夢”。

  在今年春播前期,全團又新購置了200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4台,超寬膜植棉機點播器53台,並安裝衛星導航自動駕駛儀53套。

  “如今播種機都裝上了衛星導航自動駕駛儀,我再不‘充電’,豈不是落伍了?”陳進倉笑著説,他還要接著學習更多的新技能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