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試驗田”産出了啥
- 發佈時間:2015-04-20 19: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上海4月20日電 題: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試驗田”産出了啥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很多中國民眾第一次接觸到“負面清單”這個詞兒,就是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兩年前,當第一版共計190條的“負面清單”出爐後,外界曾一度有過關於其“版本過長”的爭議,不過誰都無法否認,也是它,第一次讓中國民眾見識到“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要義。
至此之後,上海自貿區不斷有創新政策出臺。用一個不甚恰當的比喻,它就好比一隻“金雞”,不斷地下著“金蛋”、孵化小雞。
小到具體政策調整,如外資準入的“審批制”到“備案制”;大到所有金融改革方案的出臺,上海自貿區一直為中國經濟改革扮演著“先行先試”的開拓者角色。
“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怕不成熟、有風險,因此在自貿區‘試驗田’內先試一下,”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這樣看待上海自貿區的定位。
事實也確如其所言。目前,上海獨享的“試點”越來越少,相當多舉措經由上海自貿區的“孵化”推廣至全國。
“除涉及法律修訂等事項外,在全國推廣包括投資、貿易、金融、服務業開放和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的28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廣6項海關監管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在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上海自貿區有過這樣明確要求。
當然,上海自貿區這塊“試驗田”裏出産的還遠不止這些。去年年底,中國國務院決定在廣東、天津、福建再設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園區,並將上海自貿區的範圍擴展至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此舉意味著,中國從南到北四大自貿區的改革開放新格局即將形成。
至此,中國新一輪高水準的對外開放,終於在“擴大路線圖”的出臺後,攀上又一個高峰。
對於全國來説,自貿區本身就是試驗區,真正的用意和目的是可複製、可推廣,“試驗的最終目的是帶動整個國家層面上的深化改革,”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龔柏華對中新社記者説。
而對於上海來説,“先行先試”所激發的創新意識與改革膽識,也為下一步的攻堅克難帶去希望。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就曾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自貿區改革要依法有據地進行,但是自貿區改革創新的精神不僅在浦東,在全市都要推廣。”
如今,上海自貿區擴圍掛牌在即,張江高科技園區就率先披露“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方案中特別強調提升開放式創新程度,立足全球視角配置創新資源,實現自貿區與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度聯動,並就此提出了19項改革措施。
張江高科技園區是第一個在正式掛牌前,拋出重磅改革方案的。與此同時,金橋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沈能亦透露,針對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後金橋開發區的發展走向,日前已建立課題調研組,並初步提出構想。
從過去的被動接受,到如今的主動探索,上海自貿區帶來的還有觀念上的轉變。
或許就像第十一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改革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朱曉明所説的那樣,當下,自貿區是上海最大的創新項目,利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上海可以博採眾長,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創新之路。(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