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焦化廠保障房居住區方案出臺 污染土治理首公佈進展

  • 發佈時間:2015-04-20 14: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焦化廠地區將形成全市一片大規模保障房居住區,配套連通地鐵7號線的地下商業帶,以及幼兒園、養老設施等。

  《法制晚報》記者上午從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獲悉,焦化廠保障房居住區方案出臺,分為定向安置和公租房兩大區域,可提供房源8800余套,定向安置房將對接天壇地區簡易樓居民。

  並且,焦化廠地區的污染土壤處理也進入尾聲,預計兩個月左右全部治理完畢。

  方案

  兩大區配建幼教養老

  按照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提供的方案,焦化廠保障房項目分為兩大區域——安置房區域以及公租房區域。由於該地區的道路並非正南正北,因此安置房的樓體相對道路有些傾斜,實際卻為正南正北的住宅。

  焦化廠保障房項目共可提供8806套房源。其中,安置房西區有12棟住宅樓,東區有6棟,一共能提供4160套住宅。

  在安置房東側的公租房區域,總建築面積將近55萬平方米,可提供4646套公租房。

  配套設施方面,安置房小區南側則為配套的幼兒園以及一所包括小學和初中的九年制學校,公租房區域同樣配套了幼兒園、養老設施和商業設施。

  地下商業連通7號線

  焦化廠保障房項目在原焦化廠土壤的處理過程中,為了徹底將污染土“根除”,清理出了一片巨大的地下空間,其中包括一個400米長、300米寬、18米深的深坑,因此“因地制宜”,未來將用於發展地下商業。其中,主要商業區域集中在安置房東區地下,公租房區域地下空間未來則有意向發展文化創意産業。

  在公租房區域內,一個藍色圓形的標誌性建築“城市之眼”將為地下商業的重要入口處。在安置房東區地下商業將以一座高端電影院為代表,拉動“吃喝玩樂一條街”,面向整個垡頭地區甚至更大區域內的居民。

  而安置房東區和西區之間的焦化廠西一路的地下,將連通至地鐵7號線的終點站焦化廠站。也就是説,未來整個保障房區域內的居民都可以通過地下直接前往地鐵站,出行極為便利。

  安置房項目將於明年9月竣工。為了使居民能喝到城市管網的自來水,位於項目南側、正在鋪設管道的化工路工程在推進中,屆時也將大為方便居民出行;此外,項目周邊、焦化廠遺址公園內的土壤處理也將啟動二期工程。

  揭秘

  保障房設計 請來“國字號”大師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著名建築師張永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工程設計大師崔愷,這兩位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大師操刀負責焦化廠保障房項目中公租房區域的規劃。

  安置房地塊的設計師也是業內有名的北京中聯環設計公司副總經理宋兵。北京援建什邡時,他曾經親自操刀紅白鎮的整體規劃,被當地居民親昵地稱為“總設計師”。

  連很多大開發商都難以請動的“國”字號大師,怎麼會抽時間來做保障房社區和街道規劃呢?

  2012年年初,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正在醞釀拿下幾宗軌道交通方便的好地塊,用於建設公租房和其他保障房項目。在市規劃委穿針引線下,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聯繫上設計大師張永和與崔愷,想請他們設計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保障房項目,他們欣然同意。

  “在大型居住區裏,購物方便、交通尤其是公交方便,對老百姓來説最有用。”崔愷説。

  “人性化非常重要,而且對於這樣的大社區來説,要植入綠色社區的概念,讓老人和孩子有地方乘涼、玩耍。另外,我認為學校的位置可能要調整,讓小區更多學齡兒童方便入學。”張永和認為。經過幾輪這樣的討論,方案漸漸初具規模。

  “我們希望實現的效果就是這樣,通過頂級大師參與保障房設計,來帶動其住宅、街區設計品質的提升,給這個城市,給老百姓都帶來舒適和美的感受。”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説。

  獨家關注

  焦化廠“污染土” 兩月內全修復

  而根據《北京焦化廠場地環境評價報告》,北京焦化廠土壤污染物主要為苯係物和多環芳烴,存在人體健康風險。

  2012年,為滿足天壇周邊65號簡易樓拆遷安置房建設進度要求,北京焦化廠原規劃為綜合開發區的46.30公頃建設用地中的34.20公頃需先行開發。業主單位為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其委託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就先行開發範圍內的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編制了修復方案,並於同年通過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專家評審。

  2013年開始,項目組對原北京焦化廠34.2萬平方米範圍內、約153萬立方米的污染土壤進行修復,啟動焦化廠污染治理項目。

  在安置房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後,焦化廠地區的污染土壤處理也進入尾聲。近日記者在焦化廠地區看到,原有的5座圓形密閉“大棚”僅剩下一座,還在處理最後10多萬立方米的土壤,預計兩個月左右全部處理完畢。

  密閉“車間”深加工 須多方共認定

  污染土壤是如何完成修復的?

  北京焦化廠污染土修復項目聘請了中科院和清華大學等科研機構和諸多污染土治理修復領域知名專家制定治理修復方案,可以説該項目的污染土治理修復方案和技術代表著我國在污染土治理方面的先進水準。

  針對焦化廠土壤中的特徵污染物,專家研究開發出了高、低溫熱解吸工藝流程,該系統屬國內首套全自動污染土壤熱脫附處理系統。為避免土壤預處理過程中有害氣體逸出後對空氣嚴生二次污染,修復方在現場修建了5個5000平方米膜結構大棚,將污染土壤在密閉車間內進行破碎、篩分等預處理工作,對揮發出的有害氣體採用活性炭吸附方法“深加工”。

  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該項目在治理過程中每個環節受到嚴格控制,除正常的施工品質控制和施工監理品質控制外,項目還聘請北京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華測等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每月定期“雙檢”。

  兩個第三方機構在兩次相近的檢測過程中數據均在國家規定的標準範圍之內,經過多方共同確認之後,該批次的修復土才算修複合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