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鋼企業績分化 白菜堆中覓神器

  • 發佈時間:2015-04-20 07: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姣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斤一塊六!鋼價一跌再跌接近白菜價!”這並不是菜市場裏的促銷大放送,而是從去年夏天開始鋼市如烈火煎熬般的“賠本賺吆喝”。

  在期貨市場一茬又一茬的抄底多頭資金被無情收割之際,鋼鐵現貨市場中訴苦聲繞梁不絕:“鋼價跌至11年來最低”、“一斤鋼材不如一斤白菜”、“賣一噸鋼材的盈利不及賣一瓶礦泉水”……

  庫存高企的鋼材堆,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猶如青白分明的“白菜堆”,不僅阻擋了鋼鐵業復興的步伐,也拖累了上市鋼企的業績。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17日晚間,57家鋼鐵類上市公司中共有45家公佈了2014年年度業績,這45家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之和為71.34億元,同比去年的97.24億元下降26.64%。

  與此同時,行業兩極分化嚴重,有16家凈利潤出現同比增長,29家凈利潤則出現同比下降,其中南鋼股份博雲新材撫順特鋼重慶鋼鐵酒鋼宏興凈利增幅皆超過100%,而八一鋼鐵中原特鋼淩鋼股份不僅出現凈虧損,其凈利降幅甚至超過1000%。

  記者從年報中獲悉,目前有五礦發展華菱鋼鐵寶鋼股份鞍鋼股份華聯礦業物産中拓、ST南鋼、淩鋼股份、馬鋼股份等近10家上市鋼企利用螺紋鋼期貨、鐵礦石期貨等衍生工具管理風險及輔助經營。

  上市鋼企業績分化

  2015年,A股大風繼續吹,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因市場預期鋼鐵業有望見底,僅1月下旬以來,中信鋼鐵板塊累計漲幅超過56%,其中沙鋼股份以244.17%的累計漲幅位居行業榜首,韶鋼松山金洲管道的累計漲幅均超過100%,寶誠股份、南鋼股份、創業資源的累計漲幅也都超過90%。

  令市場預期鋼鐵業即將回暖的一個信號是,在已經公佈了2014年年度業績的45家上市鋼企中,除6家出現凈虧損外,其餘39家均實現了凈盈利。目前來看,“龍頭大哥”寶鋼股份暫時以57.92億元的凈利潤居首,繼續雄踞鋼鐵業大半江山;鞍鋼股份去年業績表現亮眼,其凈利潤同比增長20.52%至9.28億元,緊隨“龍頭大哥”身後;業績增長最為明顯的當屬ST南鋼,去年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同比猛增147.2%至2.92億元。

  具體來看,寶鋼股份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874.14億元,同比微降1.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2億元,同比微降0.45%;此外,公司去年銷售商品坯材2181.7萬噸,同比下降0.8%。

  作為“國內業界最優”,寶鋼股份去年業績為何繼續下滑?這與整個宏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及鋼鐵行業嚴重不景氣息息相關。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步入“新常態”,受市場需求疲軟、産能過剩影響,鋼材價格持續下跌,比較有代表性的三級螺紋鋼年末跌至2800元/噸左右,年內跌幅約20%。

  不過得益於原材料價格下降,尤其2014年鐵礦石價格跌幅約50%,鋼鐵業整體盈利狀況有所改善。鞍鋼股份就在年報中表示,其凈利潤同比上年增加20.52%。主要歸因于三點:一是原料、燃料價格下降及公司加大擇機採購力度,降低採購成本影響;二是公司加大調整品種結構力度,提升鋼材價格水準;三是公司向內挖潛力,推動降本增效工作的系統展開。

  而基於類似原因,2013年鋼鐵業的虧損大戶——重慶鋼鐵和酒鋼宏興去年順利實現扭虧為盈。公告顯示,重慶鋼鐵去年實現凈利潤5143.1萬元,較2013年虧損24.99億元增長102.06%;酒鋼宏興去年實現凈利潤3913.37萬元,較2013年虧損23.38億元增長101.67%。

  遺憾的是,由於原料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成本優勢並未完全轉化成産品競爭優勢,去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9%,虧損面達14.8%,處於微利經營狀態,且資金、運作成本等問題仍較為突出。

  在目前已發佈業績報告的45家上市鋼企中,有6家企業出現凈虧損,其中攀鋼釩鈦受累于境外鐵礦石子公司需計提約3.6億澳元的資産減值準備,出現20.99億元的鉅額虧損,成為成績最差的“墊底生”;八一鋼鐵、山東鋼鐵、淩鋼股份虧損嚴重,去年凈虧損分別為20.35億元、13.98億元和7.13億元;此外,中原特鋼和山東地礦也分別凈虧損4664.22萬元和3127.42萬元。

  套期保值趨於成熟

  激烈的市場競爭使鋼鐵企業承受著巨大壓力,鋼企競相壓價爭奪市場,甚至以低於成本價銷售時有發生,加速了鋼材價格的下行之旅。自2014年8月跌破3000元/噸關口後,螺紋鋼期貨價格呈斷崖式下跌,當年最低下探至2433元/噸,近期更一舉逼至2262元/噸的歷史最低位。

  面對困境,有企業坐以待斃,有企業絕境求生。

  五礦發展在2014年年報中就表示,公司子公司五礦鋼鐵為規避鋼材採購成本因市場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而造成損失,本期買入與在現貨市場購入鋼鐵品種、數量相同、到期日相近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本期購入期貨合約1388萬元,截止到期末已全部平倉,本期在期貨市場平倉虧損164.75萬元,在現貨市場實際採購成本較預計採購成本低161.74萬元,有效套期率101.86%,套期有效。

  “五礦集團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鋼鐵期貨推出為定價提供了透明的坐標,有很好的參照性,降低了市場資訊不對稱的程度,已經成為影響鋼鐵市場的主要力量之一。

  而隨著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鐵礦石、焦炭、焦煤等涉鋼期貨品種陸續上市,現貨企業和投資者可將不同期貨品種進行組合,構建多樣的産業鏈的避險和投資模式。

  2014年,華菱鋼鐵在衍生品上的初始投資額為1106.38萬元,期末投資額為930.06萬元,全年實際損益額為330.58萬元。分項來看,公司在鐵礦石期貨上的實際損益額為159.47萬元,子公司華菱香港在鐵礦石掉期上的實際損益額為148.69萬元,子公司華菱漣鋼在螺紋鋼期貨上的實際損益額為22.42萬元。

  “通過開展鋼材、鐵礦石套期保值業務有利於規避産品和原料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控制經營風險,改善盈利能力。”華菱鋼鐵在年報中表示。

  安信期貨高級鋼材分析師何建輝指出,隨著鋼材上下游産業鏈品種陸續上市,相關企業在利用期貨市場方面將更加靈活,效率也將顯著提升。

  另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2014年,寶鋼股份及其下屬子公司在遠期及掉期上的投資份額為14.49億元,預計收益1089萬元,投資虧損9829萬元。此外,物産中拓、ST南鋼、淩鋼股份、馬鋼股份、華聯礦業皆參與了期貨交易。鞍鋼股份也在年報中表示,2015年度,公司進行套期保值的最高保證金為5000萬元,計劃套保鋼材約25萬噸,原燃料約120萬噸。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鋼鐵業的上市公司,通過參與鋼鐵類期貨市場,有助於上市公司減少經營業績的不確定性,降低股價波動、穩定上市公司價值,從而更好地吸引注重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

  玩轉衍生品工具

  鋼鐵産業目前業內已基本形成共識:衍生品市場的重要意義在於價格發現、規避風險、穩定利潤、拓展融資渠道等。業內甚至早有傳言,勇嘗螃蟹的沙鋼早期被動套保而後交易風格靈活多變,而某民營鋼廠因判斷行情準確果敢做多已在期貨市場斬獲數億元利潤。

  不過據記者了解,因觀念轉變慢、制度不夠開放、人才不足、持倉規模限制等因素影響,目前鋼材期貨法人客戶主要以鋼貿商和民營鋼企為主,上市公司(主要是國有鋼企)參與比例較低。

  “目前涉鋼企業實際保值比例仍不是很大,保值效果有待提高。儘管不少企業也願意在期貨上嘗試保值,但由於涉及金額大,且缺乏相關的制度規範和專業人才,目前並不敢大量介入期貨市場。”許惠敏表示,除人才和市場規模客觀限制外,國內企業普遍缺乏成熟的套期保值機制,實際參與套保過程中,有些過於僵化,有些權責不明,風險暴露較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管理層對待期貨較為謹慎,監管較為嚴格;另一方面,企業自身參與期貨市場動機不足,相關人才匱乏,期貨業務推進較為緩慢。”何建輝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的疑慮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對期貨認識不夠客觀,過於關注期貨市場的風險,忽視了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功能;二是鋼材上下游産業鏈以國企為主,監管較為嚴格,同時企業自身思想觀念轉變較慢,利用衍生品動機不足;三是鋼材種類眾多,部分品種與螺紋、熱卷走勢偏離較大,交叉套期保值效果不好,且目前部分期貨品種交投不夠活躍,企業對流動性、市場容量等存在擔憂。

  對於如何更好地利用衍生品工具,何建輝建議,企業從管理層開始就要高度重視期貨市場,加強學習,全面客觀地認識期貨市場。同時,企業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高效的團隊,通過完善的制度運作期貨相關事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利用衍生品規避風險,實現長期穩健發展。”

  以華菱鋼鐵為例,公司制定了《鋼材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和《鐵礦石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對交易許可權和審批流程作了詳細規定;公司針對鋼材套期保值、鐵礦石期貨和鐵礦石掉期建立了一些風險控制措施,防範人為操作風險,如加強套期保值交易監管,執行每日報告制度,採取止損限額措施等;公司設立符合要求的交易、通訊及資訊服務設施系統,保證交易系統的正常運作,確保交易工作正常開展。

  許惠敏同時指出,企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保值理念,建立完善的套保體系,做到權責明晰,目標明確。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專業的保值團隊,實現保值目標。在此過程中,企業可以與期貨公司等專業團隊合作,學習市場經驗。

  如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所言,“期貨公司不能去拉客戶的時候,只説買進賣出就結束了,而要對企業的原材料採購、生産、銷售、現金流、資金安排、利潤目標鎖定要一系列地做出一套方案,提高為企業服務的水準,真正地發揮參謀、顧問的作用,使企業真正利用期貨市場,來達到穩定運作、穩定發展、鎖定利潤的目標,從而降低企業生産計劃的盲目性。”

  □本報記者 王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