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守望和平永不變

  • 發佈時間:2015-04-20 05:45: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90年4月,中國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5名軍事觀察員。從此,拉開了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序幕。

  25年來,中國軍隊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忠實履行維護世界和平的神聖使命。無論在戰火紛飛的馬利,還是疾病肆虐的剛果(金);無論在炎熱無比的蘇丹,還是險情重重的黎巴嫩,處處活躍著中國維和軍人的身影。面對戰火、疾病和死亡,中國維和軍人始終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精湛過硬的技能和真誠無私的行動履行職責使命,為飽受苦難的人們撐起一片片和平的藍天。

  據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統計,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中國軍隊累計派出維和官兵30178人,先後有10名官兵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獻出寶貴生命。中國維和官兵新建、修復道路1.1萬餘公里和300多座橋梁,排除地雷及各類未爆炸物9400余枚;接診病人14.9萬多人次;運送各類物資器材110萬噸,運輸總里程1200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300圈。

  風雨兼程路,赤誠為和平。25年來,中國維和軍人用行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熱愛和平、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宣示了中國維和軍人守望和平永遠不會改變的堅定決心!

  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在聯合國框架下,由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向衝突地區派遣軍事人員以恢復或維護和平的一項行動。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認真履行大國責任和義務,堅定支援並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中國歷來崇尚和平,特別是近代以來,飽經滄桑的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因此,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更加堅定。”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主任李天天説。

  25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國軍隊實現了派遣維和人員從無到有,兵力規模從小到大,部隊類型從單一到多樣的歷史性跨越。

  ——在派兵地域上,由最初中東1個任務區拓展到最多時同時在11個任務區;

  ——在派兵類型上,由單一工兵分隊拓展為工兵、運輸、醫療、警衛、步兵等多種類型的分隊。2013年,首次向馬利派出維和安全分隊,2015年,首次向南蘇丹派出維和步兵營,實現了我軍維和部隊派兵類型的歷史性突破;

  ——在派兵規模上,由最初的5名軍事觀察員拓展到如今的2720名軍事維和人員。目前,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兵力最多的國家;

  ——在維和攤款比重上,中國所承擔的維和攤款居聯合國成員國第六位,在發展中國家居第一位。

  隨著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和廣度的加大,中國在國際維和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截至目前,中國已先後參與聯合國24項維和行動。聯合國目前在全球開展的16項維和行動中,中國軍隊正在參加的就有9項。

  “這既彰顯了中國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重視,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李天天説。

  為了提高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能力水準,中國軍隊嚴格按照聯合國標準訓練大綱組織部隊訓練,並建立了初、中、高三級維和培訓體系,為培養和儲備不同層次維和人才奠定了基礎。目前,國防部維和中心已完成中高級培訓3800余人次,每年舉辦2至3期維和國際培訓,與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保持交流合作關係。

  一組組數據、一次次行動、一項項措施,完整勾勒出25年來中國在維和道路上闊步前進的歷程,更進一步證明了,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作為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中國將一如既往繼續堅定支援並擴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做出新的貢獻。”李天天説。

  創造“中國速度”“中國品質” 鑄就“中國品牌”

  聯合國維和行動無“戰鬥之敵”。但這並不意味著維和隊員能夠遠離危險。

  衝突不斷、疾病肆虐、氣候炎熱……在維和任務區,挑戰和考驗無處不在。

  在蘇丹達爾富爾,維和人員工作的地方隨時都有遭受不明武裝分子襲擊的可能。隊員孫汝鵬説:“站在操作臺上時,不知道林子裏是不是有支槍在對著我。”

  在黎巴嫩南部,戰爭使這個地區埋藏下了約13萬枚各種地雷。維和工兵每天要在這樣的“生死場”中工作。

  在西撒哈拉、象牙海岸等維和任務區,軍事觀察員常常冒著戰火和地雷的危險穿梭于各派別、各難民營間,及時為聯合國提供最新情況報告。

  ……

  環境的惡劣,反而激起軍人的血性。“越是條件艱苦,越要嚴格要求自己,高標準完成任務。”中國維和軍人用行動證明了承諾。

  在柬埔寨,中國維和部隊創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橋”的神話。

  在剛果(金),維和部隊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在一片亂石遍地、到處堆滿廢棄物的山坡上建起4排嶄新的活動房。

  進入旱季的馬利,最高氣溫近50攝氏度。“感覺用一根火柴就能劃著。”維和隊員葛俊辰説。

  就是在這樣的高溫下,維和隊員不到四個月就建成一個二級醫院。

  中國維和部隊的工作速度堪稱一流,工作品質同樣令人信服。

  在南蘇丹瓦烏市,中國維和部隊94名官兵僅用3天就將從維和營地通往機場的3公里道路修築成戰區內最好的道路。當工程官薩舒爾少校用尺子仔細測量、反覆檢查後,連聲説:“Chinese engineer,Good!”(中國工兵,真棒!)

  在剛果(金),一位烏拉圭維和士兵在自己的胸牌背後寫下這樣一句話:“如果我負傷,請把我送到中國醫院。”

  25年來,中國維和官兵創造的“中國速度”、“中國品質”不斷被叫響。中國維和部隊已成為聯合國維和部隊中一個令人放心的品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説:“我對中國維和人員所做的工作感到非常自豪,正是他們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和平、安全和自由。”

  真情友愛傳播和平與友誼

  中國軍隊歷來有愛民為民的優良傳統。在維和任務區,中國維和官兵在不介入當地政治紛爭的情況下,盡可能幫助當地民眾排憂解困。

  在黎巴嫩日不肯村,道路坑洼,極難通行,不僅嚴重影響當地的主要作物向市場運送,就連孩子上學也成為難題。中國第九批赴黎維和工兵營連續作業半個月,夯實路基、填平坑洼,為村民生産生活提供了方便,這條路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兄弟路”。

  在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與駐地SOS國際兒童村結成對子,每一批維和官兵交接任務時,都要到兒童村交接愛心接力棒。

  去年非洲爆發埃博拉疫情以來,中國赴賴比瑞亞維和部隊官兵全力協助建設我國援利埃博拉診療中心,工兵分隊連續施工28天,每天施工16個小時以上,提前1個多月完成修建任務,成為賴比瑞亞第一個竣工的外國援建診療中心。

  中國維和軍人的真誠和真情,贏得當地民眾和其他維和部隊官兵的讚揚。在馬利加奧地區,經常有其他國家維和人員送來冰鎮汽水、水果。在南蘇丹,年邁的老酋長拉比專門送來4隻老母雞,為即將回國的中國維和官兵送行。在許多任務區,當地民眾都會主動接近中國維和官兵。不少居民説,他們不認識維和人員軍服上的英文,但他們知道,這群臂章上有著五星紅旗的軍人都是好人。

  賴比瑞亞女孩莫瑞説,聽長輩們講,當年中國人寧可自己挨餓,也要把糧食送給非洲人,中國人夠朋友!現在我從維和隊員身上感受到這份溫暖的情意。

  “從中國軍人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民族最偉大的優點——善良和智慧——如果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像中華民族一樣友善,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一位聯合國官員這樣評價。

  維和征程艱辛坎坷,誓言和平永不改變。“作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援者和積極參與者,中國軍隊會有越來越多的官兵佩戴神聖的維和藍盔,把和平的光芒帶到世界上渴望和平、需要和平的地方。”李天天説。

  文/新華社記者 王經國 李志暉 黎 雲 解放軍報記者 呂德勝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