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光伏行業調查報告:"屋頂發電"為何沒有預想火

  • 發佈時間:2015-04-18 09:2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丁飛 張聞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新聞縱橫》節目連續三天推出系列報道:《中國光伏行業調查報告》,如果説第一篇《親歷者講述:雙反貿易戰內幕》,講的是企業在國際市場發展一定會碰到的,和國外政府企業的貿易戰。昨天播出的第二篇《“燒錢式高補貼”是與非》,則是關注企業與政府的關係,補貼和企業盈利能力之間,邊界在哪。今天我們播出第三篇《“屋頂發電”為何沒有預想火》。傳説中的“屋頂經濟時代”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所謂“自給自足”的生活,除了養雞種菜的“田園范兒”現在還出現了光伏發電的“科技范兒”。在如今的德國,已經有1/3的家庭在房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如果太陽公公哪天靦腆了,他們也不擔心,國家電網會自動給續上,電費還可能拿到低至2折的“優惠價”。這就是我們最近常聽到的——分佈式電站。機電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説,這個概念,是相對於地面電站來説的:

  孫廣彬:地面電站很好理解,比如在一個空地上,山坡、戈壁建一個5兆瓦、10兆瓦這樣一個集中式的電站,好發電、好並網,也好管理;分佈式,就是分開、在不同的地方來佈局。比如廠房、屋頂、辦公等等,分佈點可能比較多,但每一個都比較小。除了地面電站以外,剩下的只要跟建築相結合的,都是基本上都是分佈式。

  在德國,分佈式光伏發電,約佔全國年用電量的8%。而在中國,光伏發電目前佔比只有不到1%,發展潛力巨大。根據現行的補貼標準,我國分佈式發電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原則,所有發出的電,國家每度補貼0.42元,如果您家有富餘量,國家電網還會按照每度 0.43-0.45元的價格收購。據了解,目前的技術,自家的屋頂發電基本能滿足日間用電,咱們以初期投入2萬元計算,大約每年可以賺2000多,收回成本得等8年。但使用期內剩下10多年就是純收益。

  正信光伏副總經理楊靜:首先你要得到一個你所住的小區物業管理的許可,證明你可以在自己家裏的屋頂上搭建這種系統;然後拿到這個許可證以後,你還得找設計公司去設計,做屋面的承重分析、根據用電量設計裝機容量、鋪設的佈局。然後你拿著這套設計方案,去當地的供電局申請。我要搭這個,我要並網,要有入網許可證。

  物業的許可證明、電力公司的設計方案和供電局的入網許可,把這三樣“充分必須條件”集齊,可不輕鬆。“想法新潮”的倪女士就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遇到了諸多沒跟上她步點的“相關單位”:

  倪女士:先是到供電局,所有的窗口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我説我知道有這個政策,而且我知道其他省有補貼,櫃檯的櫃員都説不知道。給了我一個科長還是主任的電話,他説是有這麼回事,但要物業先批准。實際上這一步就走不通,物業不同意,我跟他説這是國家希望鼓勵我們做的事情,他還是不同意,因為覺得在屋頂上裝,我雖然是獨棟,但是整個小區會影響,會怕引起鄰里糾紛。

  一個國家大力扶持、補貼不斷完善的政策,從供電局窗口到小區物業,卻沒人説得清楚。倪女士不甘心,再次返回供電局,卻得到了以下答覆:

  倪女士:物業不同意,那我先到供電局去吧。其實供電局説的很委婉,但我也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我們一旦接入國家的電網,我們不用國家的電,我們還要把電賣給國家,對供電局來説沒有好處,反而要貼錢。對供電局來説沒有利,它不希望我做這樣的事情。

  機電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表示,和德國不同,我國大城市居民多住在高樓,多戶一樓,産權複雜,安個電站,談何容易?

  孫廣彬:為什麼人家發展?他們居民少,很少住樓房。都在高樓大廈裏,到哪去裝光伏電站?就是我們發展慢,很難原來就是這個原因。你比如廠房有屋頂,商場有屋頂,能不能建呢?能建。很複雜,首先從立體來看,下面土地是國家的,土地上的建築物、所有權又是一個人的,它的使用年限又不同。你現在在它上面裝一個電站,使用人所有人又不同,如果土地發生一點點變化,中間建築物發生一點點變化,讓你把電站拿走,怎麼拿?

  2014年年初,我國分佈式發電的規劃目標首次超過地面電站,但年末,分佈式電站建設2.05GW,遠低於計劃的8GW,而地面電站卻超出計劃2.55GW。現實的難度,讓更多人把“分佈式”的構想從城市拓展到了農村。去年十月國家發佈的《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未來6年,利用貧困地區荒山荒坡、農業大棚建設光伏電站,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政策扶植正在源源不斷的給光伏發電的嫩芽澆水施肥,儘管破土而出的過程經歷了反覆與掙扎,但沒人會質疑這個“向陽的産業”未來會有枝繁葉茂的一天。(記者丁飛 張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