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力市場化提速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擴圍

  • 發佈時間:2015-04-16 08:1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高立萍 姜隅瓊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電力市場化提速 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擴圍

  電力市場化加速。輸配電價改革在深圳落地之後,日前再度擴大試點範圍,安徽、湖北、寧夏、雲南等省(區)納入試點。

  分析人士稱,輸配電價改革擴圍,水電企業、大型火電公司及區域性小型電網企業等三類公司有望受益。同時,新能源發電企業也將受益於輸配電價改革。

  國家發改委昨日發佈的消息顯示,在深圳市、內蒙古西部率先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將安徽、湖北、寧夏、雲南省(區)列入先期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範圍,按“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單獨核定輸配電價。另外,還鼓勵具備條件的其他地區開展改革試點。

  這是發改委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進一步部署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範圍,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具體措施。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輸配電價改革是新電改1號配套文件。

  申萬宏源(000166,諮詢)分析師韓啟明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新發佈電改細則主要是試點區域的數量增加,這也強調了電改的迫切性。另一券商新能源分析師則認為,該文件有決定性意義,將直接改變電網盈利模式,本次試點省份有搞直購電的基礎,未來大用戶直購電向全面放開推進,結果應該是電價下降,為電力市場搭建前提條件。

  去年11月,深圳成為首個獲批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城市。今年2月,發改委公佈了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首個監管週期電網輸配電准許收入和輸配電價。同時,新增內蒙古西部電網作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4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了深圳市銷售電價調整方案,這標誌著輸配電價改革成果落地。

  對於深圳經驗的複製,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介紹,深圳電網、用電、發電結構有其特殊性,交叉補貼、線損也很少,與其他省情況有一定差別,不能照搬,但深圳的步驟、過程、方法和模式其他省份可以借鑒。

  “這四個試點省區各自具有特性和典型性,在全國推廣前,還需要進一步選取以受電為主的地區,如風光並網比例較大的省份進行試點,取得經驗,不僅應當進行輸配電價試點,還應配合電力市場綜合試點。”曾鳴説。

  另外,新電改方案中近期重點任務第一條就提到,有序推進電價改革,理順電價形成機制,包括核定輸配電價、市場定價和交叉補貼等。

  某大型電企專注政策研究的分析師也告訴上證報記者,這次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最大的意義是拓展進入了國網區域,而不再是繞開國網,四個省分屬四個區域,各有特徵,更具試點意義。在他看來,下一步應拓展到整個區域試點,如京津唐、江浙滬等,最好和區域電力市場建設一併試點。“在此基礎上,應有一個包含時間表和分工表的總體試點和實施方案出來,儘快全國一盤棋,避免過多單個地域專項試點。”

  不過,也有行業內人士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説法。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就對記者表示,輸配電價成本核算是關鍵,人為試點意義不大,只有輸配分開、兩頭放開,配電端實現市場化,才能反映真實成本,理順輸配電價。“電價不應由政府定價,而應由市場競爭定價。”他説。

  截至去年底,全國有23個省進行了大用戶直購電,總規模1500億。本次下發的通知還明確,通過加快輸配電價改革,建立健全對電網企業成本約束和收入監管機制等,同時積極穩妥推進電價市場化。

  華能江蘇電廠一位人士認為,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家要求“放開兩頭、管住中間”,那麼中間費用是固定的,由於目前電力市場環境是過剩的,因此兩頭就會産生競爭,甚至價格戰,最後的結果是電價下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