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緣何上億人患過敏性鼻炎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31: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治療手冊

  鼻子是人體呼吸道的門戶,承擔呼吸和免疫防禦等關鍵生理功能,遺傳變異、環境致病因素、鼻黏膜黏液纖毛清除功能或免疫防禦功能異常等,均可引起各種慢性鼻腔炎症。

  由於4月11日的“全國愛鼻日”,與13日到19日的“世界過敏周”相差無幾,因此,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辦的第十七屆亞洲鼻科學論壇上,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張羅教授呼籲,中國要開展呼吸道過敏疾病的防治工作。

  今年過敏周的主題是“關注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張羅介紹説,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較高,以過敏性鼻炎為例,發病率在11%左右,每年春季,隨著樹木花粉的飄散,空氣中花粉濃度上升,各醫院耳鼻咽喉科和過敏科中,過敏性鼻炎患者就診人數顯著增多。“而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霧霾天氣對健康的影響是人們常談及的話題。對於呼吸道的門戶——鼻子而言,霧霾的危害更是首當其衝。“我們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即使在健康人群中,也會有70%的人在持續霧霾天氣出現鼻堵、鼻幹,流涕及涕倒流等症狀。分別在天氣晴朗和霧霾天氣採集健康人鼻分泌物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炎性物質明顯增多。”張羅認為,這充分説明空氣污染已成為導致鼻腔疾病的重大致病因素。建議大家加強在霧霾天氣的鼻腔防護,減少外出活動,加強鼻腔沖洗。

  鼻黏膜慢性炎症主要包括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其中,過敏性鼻炎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我國不同城市中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為10%—24%(平均11.3%),也就是説,我國擁有1.4億左右的過敏性鼻炎的人口。這樣龐大的患者群體健康和生活品質受到巨大影響,並造成沉重的醫療和社會經濟負擔。過敏性鼻炎是敏感體質的人接觸了為之過敏的物質後,出現的鼻癢、鼻堵、噴嚏、流清水樣鼻涕等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療方式是避免接觸過敏源、對症藥物治療以及脫敏治療。其中:首先,環境控制既是治療又是預防手段。如螨過敏的患者,可以經常換洗床上用品、窗簾,避免使用地毯,房間經常除塵打掃等。而花粉過敏的患者可以採取花粉季節戴口罩,鼻腔塗花粉隔離劑,減少外出,或選擇到無花粉地區短期旅行等。

  其次,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鼻噴糖皮質激素和口服抗組胺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使用原則是控制症狀的前提下使用最小劑量,症狀消失後仍持續用藥2周左右,以徹底控制炎症。而花粉過敏的患者還可以在花粉季節前1—2周預防性用藥,可更好地控制症狀。

  張羅表示,脫敏治療又稱特異性免疫治療,是通過反覆注射或口服過敏原,使人體産生對該過敏原耐受的療法。可使患者獲得長期的症狀改善,且停藥後療效依然維持數年以上。惟其商品化的脫敏製劑數量有限,目前只能針對少數主要過敏原進行脫敏。

  慢性鼻竇炎是發生於鼻竇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狀包括鼻堵、膿涕、嗅覺減退和頭面部疼痛等。西方國家患病率為8%—16%,可合併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下呼吸道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同仁醫院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保守估計有患者約三千萬。現有診療指南根據患者主觀症狀的嚴重程度,選擇藥物和手術治療方案。“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藥物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大環內酯類和強力黴素等具有抗炎及抑制組織重塑作用的藥物。” 張羅表示,要根據類型及症狀嚴重程度,分別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以及聯合治療。“對於該病,應警惕不恰當的藥物使用和過度手術的問題。”張羅如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