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影像導航技術推動精確外科手術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31: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醫療器械創新在中國

  科技日報記者自日前在南京舉行的2015年O型臂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O型臂3D術中影像導航技術已經在南京鼓樓醫院應用兩年,這種精確外科手術的輔助工具幫助醫生隨時調整手術規劃,降低脊柱等複雜外科手術的病患風險和並發癥發生率,是目前最先進的精確外科手術輔助手段。

  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2012年引進3D立體影像系統,在國內率先成立“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柱側彎矯形手術團隊”,在脊柱側彎手術的領域上,不管是在國內或國際上,都有相當純熟的治療經驗與卓越名聲,在治療患者的同時在國際醫學研討會和醫學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

  據記者了解“3D術中O型臂導航技術”是利用最新引進的3D立體影像系統,提供醫師3D立體影像判讀。由於椎弓根附近結構複雜,有脊髓,神經根,大血管等,加上每個人椎弓根形態都不同,主刀醫師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傷到椎弓根附近的血管或神經,因此在進行脊柱側彎矯形手術時,精準的判斷椎弓根螺釘的釘道就格外重要。

  該系統的先進性在於,醫生在手術中,先將患者放進類似電腦斷層掃描影像(CT)的儀器中,用完整360度自動環型掃描取像,並在啟動後13秒內完成拍攝,不僅可節省傳統脊柱手術的X光輻射劑量,其立體定位導航系統,還可處理醫學影像達到手術導航應用,且于術前可規劃模擬出立體重組影像與各切面影像,為主刀醫師計劃最佳的手術路徑,並在術中能即時更正路徑規劃與導航,避免傷害到周圍的神經血管等重要器官組織,大大提高病人手術安全、準確定位、減少病患風險及並發癥的發生。

  自2012年起,該系統在國外受到了醫生的一致好評。在歐洲和美國,大量的研究表明,O型臂3D術中影像導航技術對脊柱外科手術結果的可把控性帶來了實質性的提高,該技術已經逐漸成為脊柱精準外科領域重要的工具。

  刊登在《脊柱神經外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傳統手術情境下,脊柱手術中螺釘誤植引起的椎弓根皮質穿破風險為15%,而在使用O型臂3D術中影像導航的情境下,這種風險降低為6%。這項研究涉及數百台手術,納入統計的植入螺釘總計8539枚。《脊柱雜誌》2007年刊登的由兩位德國醫生進行的一項數據薈萃分析則表明,在植入1302位病人體內的近15000枚螺釘中,使用O型臂3D術中影像導航技術輔助植入的螺釘體內位置平均精度為95.1%, 而沒有使用該技術的平均精度為90.3%。

  從2012年9月開始第一台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柱側彎矯形手術迄今,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已成功完成263台刀,並積極邀請世界脊柱外科權威醫師,共同舉辦脊柱畸形醫學教育學習班,希望能藉此提升國內醫師對新醫療技術的認識,增加3D術中O型臂導航脊椎矯形手術的使用率。

  邱勇主任表示,雖然目前該系統主要仍以脊柱矯正或椎間盤突出等較複雜的脊柱相關手術為主,但團隊未來將致力於創傷、關節和腫瘤切除術上,通過3D立體影像監測和導航系統,能為患者提供更精緻、安全且有效的治療選擇。

  據了解,邱勇主任和他的團隊積極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繼續教育學習班以及外院進行技術推廣,已有國內知名醫院近千名骨科醫師前來參加繼續教育和觀摩學習手術。他們還致力於學術交流,在脊柱外科國際學術會議大師講壇上經常可見到他們的身影,先後有數十位美、德、法國及香港、台灣脊柱外科專家慕名來院進行學術交流。他們在努力耕耘的同時,也收穫了豐厚的成果。近五年來,發表SCI論文及中文核心期刊兩百餘篇,主編及參編專著25部,各類獲獎31項,其中獲中華醫學科技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獎5項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