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留住市民的“鄉愁”

  • 發佈時間:2015-04-15 09:29:25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郝冬梅

  ●在舊城改造中,思明區嘗試以“有機更新”的理念,來傳承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

  ●“鄉愁”是城市的文化脈搏,也是城市的人文景觀。不要讓老城成為商人眼中的財富,百姓眼中的傷痛。

  對故鄉的眷戀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在舊城改造中,思明區嘗試以“有機更新”的理念,來傳承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來喚醒居民們心中那份濃濃的“鄉愁”。同時,這也是加快城市轉型的重要抓手,是保護生態文化的有效途徑。(4月13日《廈門日報》)

  沙坡尾片區將重現“玉沙坡”美景;避風塢騎樓將“微改造”,總體改造思路就是不拆不建,修舊如舊,努力還原其歷史風貌;台灣專家“坐鎮”,廈港街道重新架起對臺文化交流橋梁……這些都是廈門在舊城改造中將逐步實施的事情。

  留住農民的“鄉愁”,這句話很火爆。其原因,是因為黨中央、國務院對於農村開發的重視,提出了留住“鄉愁”的思路。也就是説,農村需要與城市融合,只有融合才能有所發展。但是,在融合的過程中,不是消滅鄉村,而是要留住農村的味道,讓大家有個品味“鄉愁”的地方。

  其實在城市,道理是一樣的。農民、農村需要留住“鄉愁”,市民、城市也需要留住“鄉愁”。市民的“鄉愁”和農民的“鄉愁”,都是情感的維繫,都是濃濃的眷戀。

  城市需要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前行,這就需要改造,需要建設。但是,讓城市具有現代氣息,並不是消滅城市裏的老風景。城市裏的一些老風景,恰恰是城市特有的味道。

  遺憾的是,在一次次的開發、建設和改造中,城市雖然變得現代,卻也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變得千城一面。就像做美容手術,大家都是一個模樣,這樣的人群還美嗎?同理,這樣的城市其實也不美。

  還記得上海“廢墟畫畫”的新聞嗎?當一個個老景物成為廢墟,人們一次次走到面前去用心默哀和祭奠,這就是一種對“鄉愁”的留戀,那裏是我們心的家園,那裏有我們從前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在鋼筋水泥的都市裏,再也看不到老屋、老樹、老衚同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迷失了方向。

  “鄉愁”是城市的文化脈搏,也是城市的人文景觀,請別用現代的“畫筆”抹去城市的記憶。老城不能是商人眼中的財富,百姓眼中的傷痛。留住農民的“鄉愁”,也要留住市民的“鄉愁”,給他們一個思念懷想的地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