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俄男子欲接受全球首例換頭手術

  • 發佈時間:2015-04-15 08:32:0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球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最快將在明年進行,欲接受該手術的患者是30歲的俄羅斯電腦工程師斯皮裏多諾夫。

  對於患有遺傳性霍夫曼肌肉萎縮病症的斯皮裏多諾夫來説,找到一具健康的新身體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機會。“我相信,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足以避開可能的風險。”斯皮裏多諾夫説。

  換頭,靠譜兒嗎?

  這聽起來很瘋狂,目前他和醫生只在網上“見”過面,但斯皮裏多諾夫堅稱:“我已經作了決定,而且我不打算改變想法。”

  手術的主治醫師是來自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學會的外科醫生賽爾焦·卡納韋羅,他同樣對手術信心滿滿。

  近年來,卡納韋羅提出全身移植手術設想,即把病人的頭移植至新身體上,使其“重獲新身”,並將這種手術命名為“天堂計劃”。據悉,這一移植手術需要100名外科醫生持續操作36個小時,費用高達75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811萬元)。

  由於換頭手術風險極大,醫學界對此存疑,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協會(AANS)的巴特傑爾醫生認為手術後果會很嚴重,甚至“比死更難受”,希望人們不要接受手術。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神經外科醫生羅伯特·J·懷特試圖將狗和猴子的大腦移植到其他動物的頸部或腹部。1970年,他的實驗以將一隻活的獼猴的頭部移植到另一隻無頭獼猴身上而告終。但由於懷特無法連接二者的脊髓,猴子最後癱瘓,僅存活了8天。

  大腦和脊髓的連接是手術難點

  此後,不少醫學專家為此做了很多研究工作。2013年6月,卡納韋羅在《國際神經外科》雜誌上發表論文稱,手術的主要障礙——如脊髓融合和身體免疫系統對頭部的排斥——已被消除,現有技術已經可以完成這樣的連接。

  卡納韋羅如此描述他的手術設想——新的身體將來自一個正常腦死亡的捐獻者,需要移植的頭顱應該被冷卻到12攝氏度左右,捐獻的身體同樣需要冷卻,同時讓心臟停止跳動,以延長他們的細胞在無氧條件下的存活時間。

  剝離脖子周圍的組織,並用小管子連接主要血管,然後才將受體和供體的脊髓切斷。為了讓大腦、脊髓神經與新的身體連接起來,醫生會使用化學物質聚乙二醇作為黏合劑進行融合。這一切需要快速完成,醫生只有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將頭顱移植到捐獻者的身體上。

  而在脊髓連接好之後,身體上的心臟就可以重新啟動,將血液供到腦部,然後在幾分鐘之內再獲得正常的體溫。

  在病人昏迷4周後,肌肉和血管會被重新縫合,讓頭部和身體成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醫生會給病人進行強度較小的“電擊”,以刺激脊髓並加強頭部和身體之間的聯繫。

  病人從昏迷中醒來後,大概需要經過一年的物理治療才能説話和活動身體。病人還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以抑制新身體的排斥反應。

  換頭會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頭部移植手術能獲得成功,將給患有絕症的病人提供出路。卡納韋羅説,隨著醫學的進步、克隆技術的成熟,這項手術可以讓健康的人更長壽。一個60歲的人可以克隆一個年輕的“副本”,將頭部移植到更年輕、健康的身體上。

  但其他醫生對此態度審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神經外科教授戈德史密斯指計劃規模過大,潛在問題極多,難以實施。

  那麼,如果手術順利進行,並且病人可以有自主生命(不依靠機械,可進行自由呼吸、自主心跳、自由運動等),是否就意味著成功?

  美國 CBS曾採訪過懷特醫生的同事希爾佛博士,他説:“我還記得那只猴子在睜開眼睛時,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充滿痛苦、困惑和焦慮。當團隊試著喂食的時候,猴子只能任由食物落到地上,卻撿不起來。這是個可怕的實驗,我不認為應該再進行。”

  《新科學家》雜誌也就卡納韋羅的手術發表評論,先不談“身首異處”後頭部是否可能存活,頭部移植手術勢必引來極大的道德爭議。比如説,如果病人康復後有了孩子,那麼孩子在生物上應屬於捐贈者,因為卵子或精子來自於新的身體。此外,一具全新的身體也可能給病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科學界還擔心,未來人們為了整容甚至長生不老而“換身”後,會破壞現有的社會倫理秩序。(據《廣州日報》《每日郵報》等綜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