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生態建設産業化 産業發展生態化

  • 發佈時間:2015-04-15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羅霄 劉洪林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提出始終堅持把生態建設當作第一使命,堅持把産業轉型當作第一要務,堅持把惠及民生當作第一目標,最終實現興林富民。”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學勤對《經濟日報》記者説,大興安嶺林區堅持生態建設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加快發展森林旅遊、林下經濟開發、營造林、對外經貿合作等轉型産業發展力度,加快建立代替木材採運産業的經濟支撐體系。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最大的重點國有林區,林業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27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7.44%,活立木總蓄積9.5億立方米,總面積、活立木總蓄積居東北、內蒙古四大重點國有林區之首。森林年凈生長量1200多萬立方米,潛力可達2100萬立方米,對我國政府履行“從2005年到2020年森林面積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增長13億立方米”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區域內984條一、二級河流和120萬公頃濕地,是黑龍江、嫩江的主要源頭,其森林生態系統維繫著呼倫貝爾草原和東北糧食主産區的生態安全。

  第八次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結果顯示,“天保工程”實施13年間,林區森林面積凈增87.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8.57個百分點,活立木總蓄積增加1.8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開發初期的54.6%提高到目前的77.44%。新增森林蓄積折算經濟價值達1000多億元,新增碳匯價值折合人民幣190億元。

  近年來,大興安嶺林區迅速實現了以木材生産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轉型。2008年,大興安嶺林區實施了教育、衛生、廣電等社會職能的整體移交,完成了196戶輔業企業改制工作,理順了社會保障體系,進行了內部組織結構、管理模式創新和産業轉型的探索實踐,奠定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礎。

  大興安嶺林區克服資金緊張的巨大壓力,連續5年為職工大幅增資,2014年在崗職工年每人平均工資達到3.63萬元,較2010年翻了一番多。在棚戶區改造方面,林區已累計開工14.3萬戶,完工12.2萬戶。工程完成後,職工戶均居住面積將從不足40平方米提高到50平方米以上,既改善了職工居住條件,又減少了森林資源隱性消耗和林火隱患。

  根據旅遊資源分佈特點,大興安嶺林區將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發展旅遊産業的最大優勢,規劃了南以阿爾山、北以北部原始林區、東以畢拉河為核心的3大旅遊板塊,以點帶面推動林區旅遊産業率先發展。2014年,林區旅遊共接待遊客106萬人次,同比增長5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47億元,同比增長81%。林區還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各類林間林下資源,按照規模化、集約化的思路,努力打造“培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綠色林特産品生産基地;通過人工造林、森林撫育、低産林改造等方式,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設,不斷增強林區木材資源戰略儲備能力;依託種苗行業資源、技術優勢,組建混合所有制的園林綠化公司,承接區內外園林綠化、生態治理項目,其中根河森泰種苗綠化公司已實現存苗5000萬株,正在向存苗1億株、圃地面積5000畝的目標邁進。(經濟日報記者 羅 霄 通訊員 劉洪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