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核桃種成了“土專家”

  • 發佈時間:2015-04-15 01:31:0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燕玉海

  “昔日山頭光對光,山野開荒只為糧,鳳凰落腳難做窩,成年後生心頭慌”這句民間順口溜是對廣西鳳山縣農村發展核桃産業之前的真實寫照。

  如今,鳳山縣鄉鎮村屯的山坡上呈現出“核桃樹綠冠如傘,碩果壓枝金燦燦,樹布山坡保水土,山上山下果連片”的喜人景象。鳳山縣的核桃産業能發展不能不提駱相華,這位土生土長本土培養的“核桃種植專家”。

  核桃燃起的夢想

  今年35歲的駱相華,是鳳山縣中亭鄉柏林村隴碰屯的農民。1997年初中畢業後,他和所有的同齡人一樣,心中擁有遠大理想。但他每當看到鄉親們守著大山,貧苦度日的情景,心裏常常會沉思不斷。如何才能改變家鄉的面貌?靠什麼讓鄉親們過上幸福生活?“孩子,天生天養,靠山吃山吧”!父親駱尚球的一番話,讓他如夢初醒。於是,他不停地在山上尋找種植的出路。2001年初,縣水果局領導和技術人員到村裏宣傳核桃種植,經了解核桃習性、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後,駱相華便毅然做出抉擇,下決心要種植核桃。

  “説話容易做事難”。隴碰屯共有39戶,169口人,每人平均耕地只有兩三分,要種植核桃,只有從山上找石頭縫隙。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怎樣種好核桃?駱相華首先想到的是學習技術。於是,他經常去縣水果局索要核桃種植的技術資料,到新華書店購買相關書籍,白天干農活,晚上挑燈夜讀,遇到不懂得問題就求教縣裏的技術人員。前幾年,駱相華和妻子總是早出晚歸,不辭辛苦,在大山上用石頭圍砌出一塊快鍋蓋大小的地盤,然後栽上核桃樹苗,並按技術要點進行培土、施肥、澆水、剪枝等,精心護理每一棵核桃幼樹。他在幹中學,學中乾,時間久了,基本掌握了熟練的技術。他種植的核桃樹也被管理的井井有條,長勢枝繁葉茂。

  帶動鄉親種核桃發家

  核桃幼樹生長期較長,一般需要六七年才能挂果。核桃生長期的空檔怎麼養家糊口?當時,對於要解決全家5口人溫飽的駱相華來説,的確是個難題。朋友曾多次叫他一起外出打工,但他總是説,種核桃能發家,我自己不但要種好,還要設法帶動鄉親們都來靠種核桃致富。

  技術掌握的熟練了,駱相華幫助鄉親們種植核桃的勁頭越來越有了底氣。他一方面在核桃樹間套種糧食作物,維繫家庭生活,一方面把核桃樹的“脾性”和管護的要領等主要技術要點,歸納起來寫在小本子上,鄉親們在種植過程中不管遇到什麼難題,只要求教他,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手把手的傳授。在他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下,屯裏套種核桃的戶越來越多,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全屯核桃種植面積已達507.5畝,挂果面積300畝,收核桃乾果5.8噸,總收入23.2萬元,每人平均收入1372元;預計隴碰屯核桃全部進入盛産期後,年産核桃可達到55.8噸,預計産值達到200萬元。屆時隴碰屯將成為河池市乃至整個廣西種植核桃收入最高的自然屯。

  足跡跟著核桃走

  駱相華是個有理想抱負的青年,他把自己家鄉帶富了,感到有了技術資本,心中又燃起了帶動更多村種植核桃的念頭。

  正值駱相華欲想大展才華之時,2004年鳳山縣水果生産管理局發來聘書,請他到縣裏做核桃種植的專職技術人員。從一個農民一步躍入縣技術部門,消息一傳到屯裏,全家都為他高興和自豪。有了用武之地,駱相華的心信更足了。他利用自己在實踐中積累的核桃生産管理經驗,結合書本上的要點,印成明白紙,幾乎每天都要深入到全縣九個鄉鎮,默默無聞地為核桃種植戶提供種植管理技術,從不計較苦和累。有時在空閒季節,他還選擇果園召開現場會,進行技術培訓,向全縣普及種植、管理及辨別核桃品種的技術方法等。近十年來,駱相華在全縣40多個行政村帶出了近50名技術人員,2012年期間,被他帶出的徒弟全部被聘為村級技術人員。農民們説:“駱相華這小夥子人真厚道,毫無保留地為大家傳授技術,有核桃樹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