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外牌限行是否擴大?三個月後評估

  • 發佈時間:2015-04-14 07:17:4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訪談嘉賓:孫建平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

  市交通委主任做客“民生訪談”表示力爭今年交通擁堵狀況不比去年惡化

  將推一系列治堵“組合拳”,力爭至2020年回到上海世博會時的交通狀況

  交通是城市命脈,關係國計民生。昨天是出租高峰車實施的第一天,明天外牌限行新規正式實施……一系列交通運營管理政策正在一步步落地。影響幾何?效果如何?新招還有嗎?昨天,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做客2015上海“民生訪談”時表示,三個月後將對外牌限行新規做評估,效果若不好,或考慮延長時間和限行範圍;同時,大力倡導“公共交通優先”,今年將拓展公交車專用道和單行道範圍。

  孫建平坦言,在今年交通將面臨“陣痛期”的背景下,上海將根據擁堵指數,陸續推出一系列治堵“組合拳”,力爭今年交通擁堵狀況不比去年惡化,在此基礎上逐年改善,至2020年能回到世博會時的交通狀況。

  外牌限行是否會擴大?新規實施後三個月評估

  一個客觀事實是:上海道路增長率遠低於機動車增長速度。去年底,全市道路長度1.78萬公里,比2013年增長299公里,增幅僅為1.7%。其中,城市道路長度4868公里,僅比2013年增長3公里,增幅不到0.1%。然而,去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304萬輛(不含100余萬輛長期在滬使用的外牌車),比2013年增加21萬輛,增幅7.2%。

  機動車快速增長加劇了交通壓力。今年第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市快速路日均交通總量增長約7%,中心城越江交通日均總量增長1.2%,高速公路日均車流總量增長約13.2%。而且外牌車輛規模也在逐年增長,目前,約有100萬輛外牌車輛在上海長期運作,外牌車輛約佔滬牌車輛總數的1/3。

  目前,上海早高峰入城方向擁堵比較嚴重,快速路擁堵里程比例達9%—10%,車速低於40公里/小時,擁堵時間提前至7時左右,部分路段行駛車速低於10公里/小時;午後高峰道路擁堵程度也有所加劇,平均行程車速同比下降4%左右,擁堵里程比重達9%左右。

  為了緩解擁堵而推出的外牌限行新規,將於明天起開始實施。對於今後是否會擴大限行範圍,孫建平表示,今年,上海的交通管理將由指標管理向指數管理、分級管理轉變。外牌新規實施後3個月,將重新對中心城區的擁堵情況進行評估,如果擁堵未有緩解,會考慮將外牌限行延長時間或擴大範圍;同時,部分地面道路限行、單雙號限行……這些都是政策儲備,將根據擁堵指數適時推出。

  車牌警示價是否會取消?會堅持,同時新增公交專用道

  外牌限行措施,讓滬牌更加緊俏。十幾萬人競拍幾千張滬牌,中標率都是個位數。

  對此,孫建平説,滬牌額度拍賣的制度還會堅持,目的是要控制小汽車數量的增長。同時,警示價也不會取消,因為一旦取消,極有可能出現價格井噴的局面,這是各方不願意看到的局面;而且獲得滬牌的人數只和每月額度有關,如果額度不減少,每月獲得滬牌的人數並不會減少。對於二手車牌也納入到拍賣系統的效果,孫建平評價説,目前來看,進入拍賣系統的數量每個月大概在100張左右,而且以企業車牌居多。但是,二手車牌價格炒作現象徹底沒有了。

  在控制小汽車使用的情況下,還要讓公交開得快起來。孫建平表示,今年將對既有160公里公交專用道評估的基礎上,再建設140公里公交專用道。力爭2015年底,構建300公里左右公交專用道基本網路,可服務606條次公交線路、192.3萬乘次/小時公交客流。同時,年內新增17條單行道,預計道路通行能力可提高15%-50%,路段事故率可減少10%-40%。

  鼓勵“地鐵+公交”換乘 確保不出現大面積擁堵

  “解決上海擁堵,一定是疏堵結合。”孫建平一再強調,特別是公交優先發展、車輛從“控制擁有”向“控制使用”過渡,確保不出現長時間大面積擁堵。

  今年,在建、擴建和維修工程尤其多,上海面臨交通“陣痛期”。今年,多個重點交通工程都在建設中,如東西通道、北橫通道、256公里的軌道交通(包括100多個車站)等等。其中,軌道交通在建里程增加160%,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重大項目33項,增加10%,這些對中心城區的交通都會有不小的影響。

  在強化“公共交通優先”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不容忽視。今年建成並投運11號線迪士尼段,12號線西段七莘路站—曲阜路站,13號線一、二期部分區段,共約40公里。同時,推進5號線南延伸、9號線三期東延伸等共168公里在建軌道交通項目建設; 啟動8號線三期、13號線三期、15號線、18號線共88公里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預計到2020年,上海軌道交通達800公里,日客運量達1200萬人次。

  優化公交線網佈局,使“軌道+公交”成為主要出行方式。今年計劃優化調整公交線路150條,新辟“最後一公里”線路不少於25條。(記者 李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