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校科學發展“助推器”

  • 發佈時間:2015-04-14 01:30:5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為促進基礎研究和學科發展而設立的最主要的科技計劃項目,是國家資助高水準基礎、應用基礎研究的主要渠道,也是促進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以及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86年設立以來,其在推動國家基礎研究發展,促進基礎學科建設,發現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經過近30年實施與推進,該基金已成為我國高校科學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和“倍增器”,對高校基礎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學科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力提高了高校基礎科學研究水準

  眾所週知,基礎科學研究是以“認識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獲取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為主要目的的研究。基礎科學研究是實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基礎與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礎科學研究是科技的根基,根深才能葉茂。由於基礎科學研究有著自身特殊規律,其成果主要是某種科學發現,某種理論的建立和發展,其表現的具體形式是知識形態的科學考察、實驗報告以及學術論文等等。

  基礎科學的本質是揭示世界的運動規律,是人類關於客觀世界基本規律的知識體系。這一切決定基礎科學研究不能直接與經濟效益掛鉤。高校是我國教育與科技的重要結合點,無論是在人才聚集、儲備和培養,還是在科學研究方面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我國科研的主要力量,基礎研究的生力軍。

  近30年來,高校基礎科學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地發展,産生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和國內外優秀領軍人才,為我國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可高校從事基礎科學研究也同樣面臨著經費短缺、來源單一等現實難題。多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項目劃分為研究、人才和環境三大系列,鼓勵自由探索,成為高校科技人員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經費的主要渠道。這對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科技人員來説,就像一場“及時雨”,在科技工作者缺少必要科研條件及環境的情況下,很好地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經費,較好地保障他們在基礎科學領域潛心鑽研、奮力攀登。

  資料顯示,高校每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經費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總額的70%以上(其中醫學科學部的資助項目經費高校佔到80%以上),在一些高校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投入佔全部基礎科學研究的70%左右,也有一些高校科研經費的70%用於基礎研究。這樣就使高校基礎科學研究有了穩定且不斷增長的經濟來源,從而使一些有作為的科技人員能借助這些難能可貴的經費大展宏圖。

  同時,這一方面説明我國高校科技創新實力的增強,但另一方面也充分説明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高校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及不可或缺性。目前,我國高校基礎科學研究仍主要依賴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高校的助推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斷提升了高校科學技術創新能力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搖籃,是産生新思想、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土壤,是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孵化新型知識産業的基地,被譽為“創造源”“人才庫”“孵化器”,在國家技術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以來,高校不僅成為我國國家創新系統中基礎研究最重要的提供者,而且通過與産業界、科技界的互動,高校在科技、教育、經濟、社會等各領域全方位深入地參與到國家創新系統中,獲得了一批重大的、惠及國計民生的科技成果。

  在國家基金幾十年持續資助下,我國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作為體現知識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的科技論文産出為例,高水準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逐年增加,佔全國發表論文總量的62%以上,並且品質與數量同步上升。

  從論文數量來看,我國科技論文總量2006年以來一直居於世界第二,2014年標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論文佔60.27%;從論文品質來看,10年來總被引次數逐年遞增,高被引論文(引用次數居世界前1%)數佔全球10.4%,居世界第四位,尤其在2014年全球高被引論文中,中國大陸作者達128人次,其中96.5%曾獲得科學基金資助。

  近年高校在三大檢索系統發表論文增長較快,表現為增長速度和我國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比重逐年提高。高校在國內發表論文佔國內發表論文總數的70%左右。歷年來科技論文統計結果也顯示,高校是我國論文的“高産區”,不僅一如既往地佔據科技論文總數的大“半壁江山”,而且國際論文被引用率也不斷提高。

  科技獎勵同樣如此,近年來高校取得的資助創新成果,在創新能力和學術水準方面都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認可。儘管國家對高校科技經費投入逐年增加,但目前高校得到的經費只佔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但完成的項目獲得了60%以上的科技獎勵。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充分激活了高校學科人才隊伍活力

  學科人才隊伍建設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核心,其建設的狀態體現高校的整體辦學實力、學術地位和核心競爭力。學科的發展壯大受高校環境、軟體和硬體等諸多因素制約,但最直接、最重要的問題是學科內在研究工作狀態,尤其是學術理論方面的研究成就和發展前景。

  實踐證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高校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該項目資助的研究,最能有效地促進學科在學術理論方面的發展,豐富研究經驗,積累學術成果,並逐步形成優勢特色,培養和發展學科的整體科研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深入的滾動研究。這樣良性迴圈,就使學科不斷充實提高,逐步建設成重點實驗室、形成重點學科。

  與此同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推動學科建設的過程中,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科技人才。通過項目競爭、開展研究、組織攻關等不斷淬練,他們不僅具有廣博紮實的基礎知識,靈巧的實驗技術,還擁有不畏失敗、頑強拼搏的精神品格,以及縱覽世界的國際視野、獨具慧眼的前瞻與戰略思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還針對中青年人才的培養,設立了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及新設立且介於兩者之間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這些基金像一顆顆“金色的種子”,播撒在我國科學事業的廣袤沃土上,為廣大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成才起到了“穩定劑”和“催化劑”的作用,比如:自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成立20年來,近30%的新增選院士是“傑青”,且成上增趨勢。

  以第二軍醫大學為例,該校自1994年國家開始設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截至目前共有25人獲此項目資助。“國家傑出青年”已經成為這所大學知識創新工程的中堅力量,其中,2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獲評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3人被聘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獲得何梁何利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 8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7人當選上海市領軍人才。在該項目資助下,該校還積極探索“大師+團隊”的新型人才組織模式,大力扶持一批由領軍人才牽頭、重大項目牽引、跨學科聯合的創新團隊,圍繞國家、軍隊發展的重大需求,開展聯合攻關,涌現出免疫學、生物信號轉導、神經生物學、腫瘤學和炎症促進細胞癌變的分子調控等5個國家級創新團隊,呈現“星明月亮”的人才建設新氣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