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全面提升國家品質基礎技術水準

  • 發佈時間:2015-03-16 09:33:2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案議案追蹤

  □本報記者徐建華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原動力,在我國科技創新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大學副校長李小亭建議,根據品質基礎研究的客觀實際和重要作用,在國家科技計劃中設立重點專項,繼續支援跨行業、跨領域的國家品質基礎關鍵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持續不斷的國家科技投入,全面提升國家品質基礎技術水準,促進科技創新、産業升級和社會發展,以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在各項基礎研究中,國家品質基礎技術是典型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涉及科技、産業、民生、國防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具有通用性強、應用面廣的顯著特點,是産業鏈、創新鏈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李小亭看來,國家品質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品質基礎研究有利於加快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在2005年聯合提出國家品質基礎概念,由計量、標準和包含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在內的合格評定3部分共同組成,被認為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3大支柱。品質基礎技術水準能夠促進整體品質提升、産業升級和主要領域技術進步,體現經濟社會整體技術水準和品質水準,因此,國家品質基礎研究是加快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品質基礎研究有利於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品質基礎發展迅速,技術水準進步明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一些領域研發能力薄弱,尤其是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仍存在空白,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技術發達國家將關鍵技術列為國家技術利器,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比如,在技術標準領域,我國提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並正式發佈的國際標準佔比僅有0.5%,新興産業領域的技術規則制定權幾乎由西方國家掌控。尤其是在檢測方法和儀器裝備領域,我國檢驗檢測行業高端檢測儀器設備90%依靠進口,極端量和極端環境下的檢測幾乎完全依賴國外技術和裝備。

  品質基礎研究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從世界範圍來看,發達國家均非常重視提高國家品質基礎技術水準,用最新科技武裝國家品質基礎:一方面利用高水準的國家品質基礎設置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作為本國産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及保護本國市場的“防禦墻”;另一方面利用國家品質基礎技術通用性強的特點,用較小的科技投入獲取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比如,美國通過品質促進法案,將計量、標準列入全球戰略,每年投入近10億美元,支援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跨行業、跨部門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計量技術和技術標準,旨在搶佔新興産業發展制高點,爭奪新一輪國際經濟秩序規則制定的主導權。我國正處於小康社會的全面攻堅階段,産業結構急需調整和升級,基礎研究尤其是國家品質基礎研究應該得到重點支援,並得到較快發展,中國技術、中國企業才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基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聯合起草了《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對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必然會産生積極的影響。”李小亭表示,國家品質基礎研究在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有利於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鋻於國家品質基礎的重要性和發展現狀,急需國家在科技計劃中給予專項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