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心掉進非法集資“陷阱”

  • 發佈時間:2015-04-11 05:45: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有所抬頭,發案數量大幅度上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眾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不了解,打著各種旗號,對群眾許以高額回報,從事欺詐活動。一些被蒙蔽的群眾受所謂高利息誘惑,傾注了大量積蓄參與所謂的“投資”,最終血本無歸。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總結歸納非法集資常見手段,無外乎四種,即:承諾高額回報、編造虛假項目、以虛假宣傳造勢、利用親情誘騙。其特點包括:手段不斷翻新。從原來的轉讓林權、代種植、租種植、聯合養殖等,發展成發行股票、債券、募集資金、委託理財,入股投資、電子商務新能源開發、外匯交易等新手段,涉及範圍從傳統行業轉向新興行業,且更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損失難挽回。這類案件造成被害人的損失都很大,但能夠追繳、扣押的財産非常少,與造成的巨大損失相比可以説微不足道,大量被害人損失無法挽回;數額巨大且人員眾多。其中非法集資數額最多的達數十億元,被害人涉及9個省、直轄市,多達1.4萬餘人。

  既然非法集資危害如此之大,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非要參與?在法院審理的案件中甚至出現為了參與非法集資,採取托關係甚至行賄的辦法,將自己的血汗錢投入進去。原因何在?答案是貪心、僥倖、從眾。

  俗話説,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很多非法集資參與人被貪心蒙蔽了雙眼,只想到利潤高,掙錢快,沒有考慮非法集資背後的巨大陷阱。有的非法集資參與人為掙大錢,不僅把自己全部的錢投進去,而且還將自住房抵押貸款投入,甚至找親戚朋友借錢來投,換回的卻是人財兩空,無家可歸。還有的非法集資參與人明知非法集資風險巨大,卻秉著“早出手、快收手”的觀念,讓自己從中掙錢,風險由後來人“接盤”。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們哪知道還有更早“出手”的人,其實他們都是“接盤”人。此外,不乏有一部分人看到別人參與非法集資後先後買房買車“發了大財”,在不進行考察、不加分析和判斷下,跟風參與,結果損失慘重。

  那麼,該如何識別非法集資?又怎樣去防範?首先,只有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才可避免上當受騙。其次,看集資主體資格是否合法,以及其從事的集資活動是否獲得相關權力機關的批准。第三,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範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風險。因此,一定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依法保護自身權益。

  非法集資是一種違法行為,參與者投入非法集資的資金及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因此,當一些單位或個人以高額投資回報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債券、基金和開發項目時,一定要認真識別,謹慎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