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奮力建設開放強市和商貿大市

  • 發佈時間:2015-04-10 14:29:5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抓住鄉鎮企業發展、對外開放和全面小康建設三大機遇,立足“蘇州製造”,培育“蘇州創造”,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實現了蘇州從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到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的巨大轉變。2014年,蘇州以不到全國0.1%的土地,實現了全國7.23%的進出口額、7.73%的出口額、6.8%的實際使用外資額和1.6%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分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第三、第六和第九位;全年外貿依存度達139.0%,凈出口、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14.5%、48.8%。在開放型經濟成為蘇州最響亮的城市名片和第一性經濟的同時,消費也逐步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回眸——

  善抓機遇勇爭先快速發展譜華章

  對外貿易快速壯大。從1986年全市進出口額305萬美元到2014年的3113.1億美元,蘇州外貿增長了10萬多倍,年均增幅達51%,大幅高於全國、全球總體水準。1999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11年,蘇州外貿總額第次突破100億、500億、1000億、2000億、3000億美元大關,發展速度之快,堪稱奇跡。在不斷擴張總量、壯大規模的同時,近年來蘇州外貿也在加快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2014年,全市一般貿易、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分別達923億、787美元,佔比分別提升至29.7%、25.3%,較“十五”末(2005年)分別提高13.7個、16.9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增值率達到72%,較2005年提高60多個百分點。近年來,對外貿易綜合績效指數連續保持全省第一。

  使用外資成就斐然。從1985年第1家外商投資企業的引入到累計引入外資項目超過2.6萬個,累計註冊外資超過1800億美元,累計到賬外資超過1000億美元,蘇州外資由小到大、由弱漸強,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提升,目前,全市七成的工業總産值和進出口、超四成的GDP和國、地稅收入以及近300萬個就業崗位來自於外商投資企業的直接貢獻。近年來,蘇州加快推進使用外資轉型升級,2014年,全市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提升至37.6%,較2000年高出30.1個百分點;新增註冊外資中增資佔比達到51.2%。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引進和培育具有地區總部特徵或共用功能的外資企業200多家,累計有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147家世界500強公司在蘇州投資設立了400多個項目。

  外經合作全面拓展。從1987年第1家境外投資企業設立,到累計批准境外投資項目1000多家、累計中方投資額超過65億美元、投資目標地遍佈全球五大洲90余個國家和地區,蘇州對外投資走出了有別於全國多數地區的持續快速發展之路,實現了境外投資規模全省“十一連冠”。2014年,全市境外投資額達17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佔比超過七成,東方恒信投資巴基斯坦10.77億美元的華信資源項目,為目前江蘇省最大的對外投資項目。對外工程承包實現戰略性結構轉變,總承包項目佔比超過90%,新業態項目佔比超過85%。全國縣級市第一個中標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已吸引20余家企業入駐,企業效益普遍良好。

  服務外包跨越發展。蘇州服務外包發展起步于2007年,2009年即躍升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目前已基本形成軟體研發、生物醫藥、工業設計、動漫創意、金融數據處理和供應鏈管理等六大服務外包産業集群,業務拓展到美國、日本、德國等118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658家,從業人員超過26萬人。2014年,全市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103.9億美元,執行額76.8億美元,其中離岸合同額、離岸執行額均佔全國離岸總額的1/10左右;全市離岸業務的I-TO、BPO和KPO比例分別為29.7%、13.3%和57%,其中KPO份額比上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

  開發區建設獨樹一幟。開發區是蘇州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和最顯著特色,擁有眾多“全國第一”:全國第一家自費籌建的開發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第一家兩國政府間合作開發的開發區——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全國首家內河型保稅港區——張家港保稅港區、全國首家出口加工區——昆山出口加工區、全國首家綜合保稅區——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等等。目前,蘇州累計創建了國家級開發區13家、省級開發區5家、綜保區(保稅港區)8家,蘇州已成為全國開放載體數量最多、功能最優、發展水準最高的城市之一。多年來,全市1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創造了全市60%以上的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0%左右的工業總産值、地區生産總值和實際利用外資;2014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6萬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服務業增加值3553億元,增長9.6%。

  商貿流通提檔升級。蘇州先後被國家授予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全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獲批開展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全國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商貿實現快速發展,全市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社區分別達到5個、15個和121個,國家級、市級商業特色街區分別達到13條和60條,擁有大型百貨店、購物中心、倉儲店、大型綜合及專業賣場212家。農村流通網路日益完善,累計建成農家(資)店3581家、配送中心53家、社區直投站120多個、年交易量超億元的農産品批發市場29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網上交易企業數在全國排名前六,2014年全市網上交易額突破5000億元,增長40%以上。去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61億元,增長12%,規模居全省第一、全國地級市之首。

  展望——

  改革創新在路上轉型升級繪新篇

  當歷史的指針加快指向又一個五年之際,必須看到,蘇州商務發展正面臨宏觀環境偏緊、自身比較優勢減弱的雙重挑戰,“新常態”特徵明顯,增速下行壓力在加大。為此,蘇州將切實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轉型第一方向、改革第一抓手、創新第一動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確保商務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加快推進開放強市、商貿大市建設。重點爭取實現五個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平衡發展新突破。促進進口與出口、“走出去”與“引進來”、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等的多元平衡,將是今後一個時期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為此,我們將爭取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將進口在外貿中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走出去”在雙向資本流動中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初步打造蘇州開放型經濟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體系、新格局。

  二是結構調整新突破。長期以來,蘇州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是對外貿易的主體,利用外資則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中又以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主。這些,都需要立足我市産業發展的現實條件和長遠目標,努力加以改善和優化。我們考慮,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三個接近50%”:一般貿易佔比接近50%、服務業利用外資佔比接近50%、開發區工業總産值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比接近50%。

  三是商業模式新突破。跨越發展電子商務,鼓勵和引導移動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培育品牌垂直電商、特色産業垂直電商和專業平臺垂直電商,加快推進專業市場O2O發展。“十三五”期間,網上交易規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培育物流綜合資訊服務平臺,支援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加快發展一批標準化托盤迴圈共用重點企業。深入培植推廣“智慧流通”,加快流通産業和“大物移雲”銜接融合,構建全新商業模式,促進流通管理和技術創新。

  四是載體建設新突破。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鼓勵支援“蘇滿歐”“蘇新歐”班列加快發展;加快蘇州港長江中上游水運集散中心建設,推動增辟東南亞直達航線。抓住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機遇,加強全市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軟硬環境建設,提升“一區八園”發展水準。積極探索開發區“走出去”發展和興辦國際合作園區新模式。加大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整合提升力度,推動蘇州工業園綜保區先行先試政策在全市綜保區複製推廣。

  五是體制機制新突破。加強學習對接自貿區工作,加快借鑒複製更多改革創新經驗。深入推進外資項目快速審批試點改革,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適時實施以“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為特徵的外資準入管理改革;積極探索公司化招商新模式。將境外投資工作中心由審批管理向投資促進轉變,探索和完善涉外投資事中事後監管制度。推進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培育市場採購貿易。不斷深化口岸部門“三個一”、“三互”合作,大力爭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加快營造區域領先的貿易便利化環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時期的蘇州商務已踏上新的征程,正努力用新思路新舉措實現新發展、續寫新輝煌。

  (蘇蘇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