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流通業在開放中快步前行

  • 發佈時間:2015-04-10 14:30: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付連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時,流通業界普遍認為,中國流通業將受到極大衝擊。“入世後,諸多著名國際零售集團涌入中國,必將使體制落後、機制不靈活、經營效益差的中國流通企業陷入困境”,這是當時不少人持有的觀點。然而,時至今天,儘管中國流通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不少的難題,但整個流通業在開放中得到快速發展,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新興業態不斷涌現,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流通産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

  入世前開放小步推進

  流通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流通業是商品所有者一切貿易關係的總和,包括商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而狹義的流通,就是國際上通行的分銷服務業。由於分銷領域自身的特點,中國商品分銷領域對外開放的時間和範圍都晚于、小于生産製造業,有關市場準入的條件及審批程式也很嚴格。

  1992年7月,國務院做出《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復》,同意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和五個經濟特區,各試辦一至兩個中外合資或合作經營的商業零售企業,暫不舉辦外商獨資經營的商業零售企業。

  最早的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誕生在上海。據新華網上海頻道報道,1995年12月20日,上海冬意正濃,位於上海浦東的第一八佰伴商廈這天共有107萬名顧客光臨,相當於當時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客流量。

  第一八佰伴作為第一家中外合資百貨企業,其誕生的意義非同小可。據牽頭第一八佰伴項目、當時的上海市財貿辦公室主任張俊傑回憶,1991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宣佈允許外商在浦東新區試辦商業零售企業,反應最快的當屬日本八佰伴國際流通集團的總裁和田一夫。當月11日,和田一夫率團來到上海,考察了可能成為合作夥伴的市百一店。3天后,上海市財辦與日本八佰伴簽訂了試辦中外合資大型商業零售企業的意向書,合資企業定名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1992年5月1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市政府,同意立項,國務院批准的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誕生!中國商業的發展從此翻開對外開放的嶄新一頁。

  上海第一八佰伴硬體設施的超前性和商品的豐富程度,讓中國百貨業從業人員大開了眼界。在第一八佰伴開業後的幾年裏,國內一些大的百貨商廈在重新裝修改造時,都會向它取經。

  1995年10月,國務院決定,允許在北京或上海試辦兩家中外合資的連鎖商業企業。1998年4月,國務院決定,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經國家批准,可進行國內商業的開放試點。

  1999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頒布了《外商投資商業試點辦法》,把零售業中外合資合作的試點範圍擴大到所有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

  流通業的對外開放對行業發展帶來明顯的促進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外商帶來了國內商品分銷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短缺的資金,帶來了國際上先進的現代化行銷方式和管理經驗。

  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加速

  加入世貿組織,我國分銷服務業(國際上狹義的流通業)是開放度最大的行業之一。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在分銷方面做出了全面承諾——包括批發、在固定地點以外銷售、零售、保存和運輸等。批發、零售、無店舖銷售、特許經營、銷售代理業都較大程度的開放。

  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流通業尤其零售業市場準入的大門逐漸被打開。具有眾多人口、經濟高速增長、消費水準和購買力日益提高的中國,成為跨國零售集團市場擴張的首選目標和重點投資市場,一大批世界零售巨頭紛紛搶灘中國。

  如果説中國入世前,外資零售企業拓展中國市場的重點在百貨領域的話,入世後以及本世紀初的頭10年,外資零售在中國發展的重點是超市。

  家樂福在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沃爾瑪于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此後,諸多外國零售企業在中國市場開超市。這些外資零售企業快速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現代零售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以及大型綜合超市業態,同時也成為培養中國現代零售人才的搖籃。

  在內在的動力和外來衝擊雙重作用下,中國的零售業獲得了迅速發展,零售領域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私營,外商、港澳臺投資並舉的多元化主體結構。中國零售業的規模每7年左右就要翻一番,現在已成為世界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零售業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增長,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緩解了就業壓力;零售業的業態也迅速由單一百貨商店形式發展為包括百貨店、超級市場、大型綜合超市、便民店、專業店、專賣店、倉儲式商場、購物中心、連鎖店等在內的多種業態形式共同競爭的局面;零售業的管理水準也大為提高,零售業強化了服務意識,注意了人員素質的培養,日趨形成了科學化、現代化管理體系。

  中國“入世”後,最大的衝擊發生在商業領域。但同時,加入世貿組織,也是把雙刃劍,它使中國的流通業更快地成熟和發展起來。

  現在令流通業從業者欣慰的是,全面開放讓中國流通業發展得更健康。入世之初讓業界擔憂的外資企業佔據中國零售市場主導地位的局面沒有出現。外資企業在中國零售市場快速跑馬圈地後,近年也逐漸遭遇發展困境,一些外資企業退出了中國市場,一些外資企業不斷閉店止損。而中國流通業在開放中産業發展水準獲得了大幅提升。這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城鄉市場繁榮穩定,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商品極大豐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第二,市場體系不斷健全,流通網路日益完備,已經形成了有形與無形、現貨與期貨、批發與零售共同發展的流通格局,包括內資和外資;第三,行銷方式加快轉變,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統一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蓬勃發展;第四,市場秩序逐步規範,智慧財産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商業欺詐、凈化市場環境都取得了明顯進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內生動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隨著城市競爭逐漸聚集到“現代服務業”上,流通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産業,其發展態勢更為舉足輕重。“十二五”規劃中,國家把擴大內需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把擴大消費定位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首位,足見流通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和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我國商貿流通業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總體呈現平穩較快發展態勢。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商貿流通業與網際網路的快速“聯姻”,流通業的經營方式、競爭格局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經引發一場商貿流通業的革命。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流通業尤其是零售業也在不斷革新。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商店佈局統籌安排合理化。城市中心的商業區、沿主要交通幹線的商業區、郊區社會性的商業區並存;組織形式大型化、整體化、集中化。為滿足消費者追求購物便利性、舒適性、高選擇性和文化性的統一,購物中心與商業街應運而生;零售業態趨向多樣化、細分化、短期化。在諸多業態中,百貨店日趨衰落,超市連鎖居主導地位,專業商店越來越有特色,同時以電子資訊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型業態——網上購物異軍突起;新技術在零售業獲得廣泛的應用,不斷促進零售企業提高服務品質。特別是資訊技術在零售中的運用,使零售業將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專家預計,流通産業發展在未來五年之內仍然會實現翻番的目標,同時流通領域的就業人員會超過1.3億人。未來,要圍繞經濟發展趨勢和新要求,儘快建立以城市為中心的消費品流通體系、城鄉對接的現代農産品流通體系、大宗商品(包括鋼材、礦石、糧食等)市場流通體系、內外貿一體的國際化流通體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