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多路堵有霧霾 求解上海“車污染”
- 發佈時間:2015-04-09 03:29:43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版圖文統籌 徐蒙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 李蕾 徐蒙 本版製圖 單超傑
近期,國家環保部門發佈國內9個城市污染源解析,機動車、工業生産、煉煤、揚塵等依然是當今大部分城市空氣顆粒物的主要污染來源。
汽車尾氣排放,影響空氣品質,這一結論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于公眾視野。儘管汽車業界每次都會出來“辯護”,但哪怕最先進的汽車製造商也無法否認,只要一天汽油不充分燃燒問題沒有答案,汽車尾氣污染總是不可避免。雖然汽車限購限行範圍不斷擴大,但還是跟不上中國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的節奏。
上海是國內最早實行汽車限購的城市,但時至今日,汽車尾氣排放仍與城市上空的霧霾如影隨形。
由此也引發公眾探究:上海到底有多少車,會帶來多少污染,治理之途究竟在哪?
上海每年私車增長20萬輛,其中大量通過上外地車牌加入私車大軍
過去三年,上海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速度每一年都超過 GDP 的增速。2013年伴隨全國車市復蘇,上海汽車保有量增速超過10%,去年車市回歸低迷,上海汽車保有量也回落到三年來最低的8.5%的增速。但不管增長速度快慢,過去三年中,每年還是有約20萬輛的汽車增長,持續挑戰著上海城市道路的承載極限。
而在上海嚴格控制私車保有量的限購限行政策下,滬上私家車數量增速逐年放緩。通過全年的額度控制,滬牌拍賣越來越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上海私車消費的需求。但隨著城市多個區域中心興起和郊區發展,城市人口居住越來越分散,通勤里程越來越長,加上社會觀念的變化,汽車越來越成為許多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三年中,上海私人汽車增長速度大大超過汽車總保有量,每年都是兩位數增長; 而從絕對數量上看,上海私車每年增長約20萬輛,幾乎等於汽車保有量增加的數量。
不難發現,雖然上海每年私車額度增加在10萬輛左右,但大量私車繞過這一限制,通過上外地車牌,加入私車大軍。今年上海新一輪綜合治堵措施中,即將推出外牌進一步限行措施,預計將對上海私車保有量起到一定的限製作用。
黃標車污染首當其衝,多管齊下之後已從2012年底26萬輛迅速減至去年底的9萬輛
黃標車、國1標準汽油的老舊車輛,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有大量高污染的尾氣排放。這對上海的空氣品質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上海市政府從2012年開始,採取多種措施,陸續出臺各種政策,治理高污染車輛。
2012年開始,上海市政府制定了鼓勵引導高污染車輛提前報廢淘汰的政策,根據車輛的不同年限、不同種類確定標準。對提前報廢的黃標車給予3000元-3.2萬元不等的補貼標準,對小客車提前報廢給予3000元左右的補貼,對轎車提前報廢的給予1.2萬元-2萬元補貼;對2007年上牌的重型貨車提前報廢的,給予3.2萬元的補貼。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對國1標準汽油的老舊車輛,凡提前報廢的,給予一定經濟補貼,比如小轎車給予6000元-1萬元的補貼。對於一些車價較高的長途車、集裝箱卡車,基於車輛殘值較大,上海市政府再給予額外的補貼,鼓勵車主主動提前報廢。
除了一定的激勵政策,硬約束也必不可少。例如,對黃標車、老舊車輛的限行範圍不斷擴大,目前限行範圍已經從外環擴大到郊環。同時,上海立法對黃標車、老舊車輛不予發放道路營運許可證; 對黃標車的檢測頻次從一年2次上升至一年4次。
目前來看,政策已經發揮效應,上海黃標車從2012年底的26萬輛,迅速減少至去年底的9萬輛; 國1標準汽油的老舊車輛從2013年底的6萬輛,減少至去年底的1萬輛。按照計劃,今年底,9萬輛黃標車將全部淘汰掉,老舊車輛將基本淘汰。説了半天黃標車,何謂黃標車?黃標車是排放物的排放標準達不到國1標準的汽油車或者是達不到國3標準的柴油車。由於這一類型車,貼的環保標誌是黃色的,而不是綠色的,俗稱“黃標車”。
外牌限行只能緩解,真正治
堵還需完善公共交通
在上海,擁有外牌的車主不在少數,相信外牌限行新政的影響會顯而易見。但是,對於擁堵這只能做到“緩解”,而無法“根治”。要想真正治理擁堵,還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跟上。比如,強化公交優先、完善通行保障、鼓勵停車換乘、嚴格交通執法、加強市區統籌等。
事實上,上海已經提出公共交通先行,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公交出行。最新數據顯示,公共交通客運量大幅提升,3月份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約1898萬乘次左右,環比增長24%,同比增長1.8%。其中,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853萬乘次,環比上月增長33%,同比去年增長9%;全網工作日日均客流突破900萬達到913萬乘次,環比上月增長21%,同比去年增長9%。
目前,上海公共交通的佈局正在重新調整。從正在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的 《上海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服務規範》中可以看出,上海對公交運營服務、線網優化調整提出了新要求,對公交候車設施、車輛技術、公交專用道設置提出了新標準,著力構建骨幹、區域、接駁三級公共交通網路。上海公交線網布設將根據功能分級的原則,構建以軌道交通、中運量(BRT、有軌電車)為骨幹、地面公交為基礎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促進軌道、公交、社區巴士(“最後一公里”)三網融合,吸引更多乘客將“地鐵+公交”作為出行首選。
大數據將成為“治堵”的堅強後盾。今後,本市將適時向公眾發佈中心城區道路交通運作狀態分級和擁堵指數,結合本市道路資源和交通運作現狀,依託交通資訊大數據採集樣本,發揮擁堵指數在機動車出行中的“預警、預示、誘導”的作用,根據分級的指數,推出相應的管理措施直至出臺更為嚴厲的限行管理舉措。
最熱風向
外牌限行新規下周實施
不足以解決高架路全天候擁堵
城市道路的擁堵,不僅增加了出行的時間成本,而且還會加劇空氣污染。因為,交通擁堵造成的汽車行駛緩慢,怠速及低速行駛比例增大,甚至造成了汽油不充分燃燒,增加尾氣排放中的污染成分,加重空氣污染。
據專業機構的調查,本市中心城區道路擁堵的累計時間在延長,形成了早、午後、晚高峰的三個擁堵高峰,並逐步呈現出午後高峰向晚高峰延展,與晚高峰時段逐漸連成片以及早高峰提前的趨勢。這其中,早高峰入城方向擁堵較為嚴重,快速路擁堵里程比例達9%-10%,車速低於每小時40公里,擁堵時間提前至7時左右,部分路段行駛車速低於每小時10公里,擁堵進一步惡化;午後高峰道路擁堵程度也有所加劇,平均行程車速同比下降4%左右,擁堵里程比重為9%左右。
去年,在本市42個快速路交通指數區域中,累計擁堵時間大於一小時、超過100個工作日擁堵的區域有8個,主要集中在浦西西部及西南面的8個常發性嚴重擁堵區域;在68個地面道路指數區域中有15個區域,主要集中在內環內以商圈及醫院為中心的15個常發性嚴重擁堵區域。這些區域構成了本市常發性的嚴重擁堵區域,其中個別區域的嚴重擁堵已經超過240個工作日。
可以預見的是,今後幾年本市道路交通的擁堵仍將進一步加劇。新外牌限行規定,將於下周正式實施。與老規定相比,外牌限行的時間在延長。從外牌數量和目前實際的道路現狀分析,外牌限行新政只是延長了限行的時間,這還不足以解決本市高架道路全天候的擁堵,以及地面道路中常發性嚴重擁堵區域的擁堵。
滬牌低中標率繼續
上海私車額度去年全年投放10萬輛,這是滬牌拍賣以來第一次實行全年固定額度,也是第一次實行全年統一警示價。
由於2013年上半年滬牌價格節節攀升,一度直奔9萬元大關,管理部門適時出臺警示價調控,有效穩定了價格。去年在全年統一72600元的警示價之下,滬牌全年平均成交價未超過75000元。但因為警示價調控,拍牌人數出現大幅波動,7月份一度突破13.6萬人大關,此後由於相關新政實施,人數于年底又回落至10萬人以下。
今年上海改為實施季度警示價,但由於外牌進一步限行措施將實行,拍牌人數逐月遞增,3月份又回到13萬人以上。從目前趨勢看,滬牌拍牌低中標率的情況還將繼續延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