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不讓草原只在“我夢裏”

  • 發佈時間:2015-04-09 02:31:2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五四

  內蒙古草原有支歌,歌詞中有句“草原就在我的夢裏”,飽含對遼闊草原的深情讚美和嚮往。然而有一組數字卻顯示:因為工業開發及超載過牧等原因,進入2000年,內蒙古天然草原退化面積達到4626萬公頃,佔草原總面積的53%,並且每年還在以數十萬公頃的速度退化和沙化。

  日前,記者從內蒙古農牧業廳有關部門獲知,2011年,國家在內蒙古等8個省區率先啟動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草原牧區投入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項政策。這個政策被當地人普遍認為來得正是時候。截至去年底,草原植被蓋度較2010年提高了6.52個百分點,連續3年穩定在40%以上,146萬戶、534萬農牧民從中受益。內蒙古的草原補獎政策落實績效連續4年被評為“全國第一”。

  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四子王旗腦木更蘇木烏蘭希熱嘎查牧民額爾登沒有想到,還在向他們宣傳草原補獎機制和核對草場時,他就領到了一張“銀行卡”,已經近4年了,每年在這張卡裏都按時打入補助禁牧款73950元。他所在的嘎查草原沙化相當嚴重,昔日的草原已經變成了戈壁灘,生活生産條件極其惡劣,如遇乾旱年份很難維持生計,需要到外地倒場放牧。草原補獎政策落實後,這裡牧民的生活比過去好多了。

  早在國家政策還沒有落地前,內蒙古就根據本地區實際制定出了《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方案》。“內蒙古東西跨度大,草原類型多樣,載畜能力差別很大。如果補獎政策只考慮面積因素,對草場品質好、載畜能力高的地區明顯不公平,怎麼使用和發放最科學,是我們主要要研究的。”有關部門對《農民日報》記者説。它的創新就在於以“標準畝”的計算方法,實行了農牧戶補獎額封頂和保底措施、實施分期減畜等制度,並設立嘎查(村)級牧民草原管護員公益性崗位等。實踐證明,這一系列實施方案避免了以往搞“一刀切”做法,符合實際,切實可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地方落實補獎政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政策實施第一年,內蒙古就實現了任務、資金落實兩個“98%”的良好開局,併為連續4年政策落實績效評價全國第一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關於嚴明紀律確保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安全發放的意見》等相繼出臺,從而達到了常態化監督和新政約束獎懲機制基本建立。再加上“一卡通”直接發放,對享受補獎的地區、類型等情況張榜公佈,自治區財政部門又與行動通訊部門聯合為受惠農牧民免費開通了草原補獎資金到賬短信服務,通過“一卡通”系統準確掌握資金髮放額度和進度,進一步加強了社會監督力度,保障了資金的安全高效。

  隨著草原補獎政策的順利實施,牧民傳統放牧觀念逐步改變,保護草原已成為自覺,被動減畜正在向主動減畜、責任減畜、科學減畜方向轉變,內蒙古草原生態得到了很大改善。據持續監測顯示,草原補獎政策實施4年來,飼草料供給能力進一步提高,天然打草場為1.35億畝,比2010年提高了1021萬畝;草原補獎區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緩解,與2010年相比,草原補獎區牲畜頭數下降了1428萬羊單位,舍飼比例從2010年的58%,提高到2014年的65%,超載率也由2010年的24.14%,下降到13.32%。

  補獎資金有保障,環境民生雙受益

  位於錫林郭勒草原鑲黃旗文貢烏拉蘇木阿拉騰毛都嘎查牧民張萬貴一家,是草原補獎政策的最早受益者。2010年,張萬貴一家收入不足3萬元,草場嚴重退化。補獎政策實施以來,政府為張萬貴補貼新建、修建磚木結構標準化暖棚8間、普通棚3間、人畜飲水用深水機井1眼,享受牧機補貼,購置了拖拉機、打草機。前兩年張萬貴還加入了察哈爾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每年有80頭基礎母羊,接羔100多只,去年年底收入就達11萬多元。

  牲畜頭數下降,效益卻增加。據統計,補獎區農牧民收入顯著增長,以呼倫貝爾市農牧民收入為例,2014年每人平均純收入9990元,草原圍欄面積4.41億畝,各類草原畜牧業合作社1.3萬家,入社農牧戶124萬戶,較2010年分別增加了2625元,5273萬畝,8049家和8萬戶。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沿賀蘭山一帶是國家重點生態保護區,是最早實施退牧還草工程的區域。由於牧民人口多,每人平均佔有草場面積小,退牧戶享受禁牧補貼相對較少。國家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實施以來,阿左旗沿山一帶禁牧戶政策性補貼收入由原來的400元~3000元增加到現在的3500元~1.2萬元,牧民收入大幅增加,特別是結合項目還實施了農牧民養老保險制度。

  在資金調配時,內蒙古樹立發展新理念,打好政策組合拳,除了在畜牧良種補貼、牧機購置累加補貼等多個方面給予配套資金外,要求地、縣兩級的資金配套,從保障入手,發揮政策微觀調控作用,提標、擴面,使履行禁牧責任的農牧民有一份收入、一份社保、一份工作,子女升學教育有保障。同時,為了保證傾力落實,從2011年開始,內蒙古還將草原補獎政策落實情況列為盟市政府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

  問題依然存在,亟待建立長效機制

  為準確掌握補獎新政實施成效,便於提針對性強、可行性強的政策調整意見,內蒙古從2011年開始,對補獎區域內的草原變化情況及120個典型牧戶生産生活情況進行全面跟蹤監測,建立了生態、生産、生活雙向評估機制。“草原生態脆弱,破壞容易恢復難,恢復週期長,即使恢復仍然脆弱。5年的週期,對於生態退化草原,尤其荒漠化嚴重的地區,難以取得實質性恢復。牧民的生産週期很長,沒了基礎母畜,短時間根本緩不過勁來。”這些都是在評估中發現的問題。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榮禧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持續和完善草原保護和建設的建議。代表們也擔心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一旦到期,牧民們“解禁”放牧,可能帶來生態的倒退。此外,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建議,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獎的長效機制,草原補獎政策在2015年實施滿5年後,能作為一項長期惠牧強牧政策持續下去,形成穩定健全的草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根據對典型牧戶的調研發現,就目前的補貼標準而言,很難滿足廣大牧民特別是禁牧區牧民的持續穩定增收的要求。針對補貼標準,牧民們也提出了自己的異議。現行的禁牧補貼和草畜平衡獎勵標準均是參照2010年牛羊肉價格制定的,固定不變的補貼標準,與持續走高的生産成本和畜産品價格的矛盾十分突出。“儘快提高補貼標準非常必要,應綜合考慮物價上漲、貨幣通脹等因素,建立草原補獎機制補貼獎勵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專家們建議,國家應根據肉食品價格的上漲和牧民家庭經營成本的增加,相應提高補貼標準。

  同時從近幾年看,由於禁牧規模不足,部分退化和沙化嚴重的草原沒能列入到禁牧範圍,部分退化程度相同的草原出現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共存的“插花草場”,不利於草原植被恢復,不便於管理。專家建議國家應增加禁牧補助資金,擴大禁牧面積,將所有退化和沙化草原均列入到禁牧範圍。“以達茂旗為代表的地區,已經多年實施禁牧政策,天然草場植被恢復情況良好,個別地區天然草地已經可以適度利用。今後禁牧後的草場如何利用、怎麼用、誰來用,怎麼與國家補獎政策銜接,需要儘快提到日程上來。建議有序利用草場恢復程度較高的退化草場。在政策銜接上,逐步恢復的長期禁牧草場向階段性禁牧草場轉變,階段性禁牧草場向草畜平衡區轉變。同時建立嚴格的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實管護隊伍,加強管護力度,嚴禁超載、超時放牧。”自治區財政廳農牧業處認為。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因為草原補獎期限為5年,農牧民十分擔心政策的改變,從而出現惜售牲畜現象嚴重,減畜決心不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