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一男創業路上再出發 這次要做電動自行車

  • 發佈時間:2015-04-08 19:0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4月8日消息(記者趙珂)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李一男現在是許多媒體關注的對象,因為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科技天才有了一個新的創業項目——智慧電動自行車。

  昨天上午10點,李一男在自己的微網志上發佈創業宣言,表示“願全身心投入,用最好的材料與最尖端的技術,去打造一款中國最牛的電動車。醞釀良久,我願將一切過往歸零,創業路上再次出發!”

  今年46歲的李一男曾被譽為“天才少年”,他15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22歲加入華為公司。1996年,當時年僅26歲的李一男被任命為華為常務副總裁兼中央研究部總裁。那個時候,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幾乎每天都過來看望李一男,甚至直接稱他“乾兒子”。

  然而,令人吃驚的是,2000年李一男突然從華為辭職,北上創辦港灣網路,一度在通信領域內成為華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6年後,港灣網路被華為收購。此後,李一男先後輾轉在百度、中國移動的12580等公司任職,2011年聯合創辦金沙江創投。

  現在,李一男創辦了一家名叫“牛電科技”的公司,準備進軍智慧電動自行車領域。他表示,無論成敗,這次將是他自己做的最後一家企業。由於自己過去經歷了很多失敗,所以這次其實也有很大壓力:

  李一男: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我的弦崩得是非常緊的,可以説非常努力,但到最後結果還是非常不如人意。所以,日常的努力無法彌補戰略上犯的錯誤。我之前折騰的比較多,還哦比較坎坷,特別是第一次創業後,我在不同的地方呆的都不太久。我肯定有些壓力,所以這件事我想了很長時間。反正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總要做些事情,要麼做成,要麼做不成,對我來説,這件事還是挺有意思的,值得我去試一下。

  據了解,李一男的核心創始團隊有5人,除了李一男本人,還有網際網路和設計領域的高手。目前這家公司的投資情況不明,但智慧電動自行車已經進入量産,6月底就會最終亮相上市。另外,牛電科技控制了研發和生産全部的流程,並沒有和傳統電動車企業合作代工。對於産品的市場前景,李一男似乎特別有信心:

  李一男:在中國過去十年,伴隨著城市化進程,二、三線城市嚴格的禁摩令,極大地推動了電動自行車的發展。在中國兩億台電動(自行)車的使用者中,有70%來自於原公交車使用者、20%來自原摩托車使用者、以及10%來自原汽車使用者。

  李一男自己也承認,在46歲的年紀上再次開始創業的人相當少,對於當下的創業環境可能帶來的挑戰也有充分認識,創業者成功的幾率小于10%。但他覺得,能有機會做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要遠比結果更為重要。

  李一男:船業環境還是挺重要的,所以創業的時間點比較重要。因為有些時間點,資本的寬容度是不同的,有的時候,資本會願意支援你,但有些時候,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資本就不那麼寬容。另外,有的項目很快就會盈利,有的項目會有比較長的爬坡過程,因此時機很重要。

  對於自己到底會造出一款什麼樣的産品,李一男説得並不多。只是説雖然電動車仍然存在許多的缺陷、詬病、偏見和歧視,但相信科技的力量能夠改善並大幅提高這個行業的現狀。

  其實,關於智慧自行車的概念,業內也沒有統一看法。一般來説,智慧直行車就是在傳統自行車中內置智慧晶片,安裝感測器,集數據統計、地圖導航、安全防盜等功能于一身。有人認為,智慧應該是能從根本上,各種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上改變人們的生活。但也有人説,智慧應該是方便舒適到你感覺不到智慧的存在。樂視體育智慧終端副總裁李大龍表示,這種産品的主要賣點其實不是“智慧”:

  李大龍:智慧自行車很多廠家都在做,我們的理解是:要保證自行車的基本的機械傳動部分,智慧化的功能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智慧的概念並不是主要的、唯一的亮點。

  此外,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介入這個行業。在國內,BICI、700Bike、百度、小米、樂視,甚至連姚記撲克這樣的公司都相繼組建團隊,投入不菲的資金到智慧自行車的研發上來。有評論認為,這個看上去還是藍海的市場,可能很快就會殺成一片紅海。不過,樂視體育智慧終端副總裁李大龍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樂視做的是自行車,而其他很多人,比如李一男做的是電動車,大家做的實際上不是同一種産品:

  李大龍:最終這是一個産品,不是一個商業模式。大家最後的選擇,是真正的産品敗在面前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一個結果。這些廠家都來共同使用這個概念沒問題,但是大家做得應該不是同一類東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