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駁股市“泡沫論”:説科技股被高估方法論有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4-08 17:3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4月8日消息 (記者 馬繼鵬 王忻)當上證指數摸高至4000點時,市場上出現了中國股市“泡沫論”的觀點,不過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表示,長期牛市的大邏輯沒變,衡量科技股的估值不能用歷史方法論。

  境外媒體近日報道稱,中國科技股平均市盈率達到了220倍,而納斯達克綜指在2000年3月份見頂時美國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6倍。有很多人士據此分析稱,中國科技股存在泡沫。

  今天創業板低開低走,盤中大幅殺跌,創業板指失守2500點。電腦、大數據、基因測序、網路安全無人機等成長概念集體大跌。這加重了投資者對科技股成長預期的擔心。

  此外,上證指數節節高升也引起了部分人投資者的擔心,中國股市可能已經出現泡沫化傾向,牛市開始終結。

  不過,今天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採訪的專家普遍表示,牛市還未終結,股市短期調整後可能站上4000點。

   “金三角”支撐經濟增長 長期牛市邏輯未變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在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採訪時稱,驗證股市是否存在泡沫的主要指標是經濟表現和企業業績是否低於預期,但這些指標都是“事後指標”,即便到時候發現泡沫但也已經晚了。

  李慧勇表示,從目前的經濟情況看,股市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週期,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形成,即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和國企改革

  李慧勇稱,上述三個增長點是支撐股市的“金三角”,一帶一路相當於中國第二次“入世”,可以帶動外向型經濟的增長;“網際網路+”是中國經濟長足發展的原動力;國企改革可以有效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長城基金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向威達對記者表示,長期牛市的大邏輯沒有變,經濟轉型是股市重要的推動力,目前改革的信心在持續增強,貨幣政策寬鬆預期也在增強,股市流動性趨勢不會改變。

  此外,向威達還指出,中國居民的資産配置結構已經處於歷史性拐點,很多投資者會將之前的房地産、礦山等的投資轉向股票市場。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和之前的3400點點位類似,近日上證指數需要突破的4000點也是敏感位,如果在4000點以下有500點左右的調整,A股可能重新上攻並站上4000點,但是如果調整不充分,可能預示著新一輪牛市的結束。

  創業板上漲過快 注意調整風險

  但不可否認的是,上述專家均表示,創業板近期上漲過快,有調整的必要,投資者應該注意風險。

  “創業板短期上漲過猛,很多創業板公司的估值超過90倍、100倍。”向威達説,市盈率是衡量創業板是否存在股市過高的重要依據。

  向威達指出,投資者應該適當控制創業板的風險,重點關注銀行、汽車、地産等藍籌股。

  董登新表示,在4000點左右買入股票無異於虎口奪食,對於散戶來説,90%以上的股民虧損都是在牛市的終點買入,之後被套最終導致虧損。目前99%的人都對市場盲目樂觀,這正是牛市走到盡頭的重要信號。

  李慧勇則表示,科技股不存在被高估的問題。“現在説中國科技股估值過高是方法論存在問題,不能用原來的業績衡量科技股,中國經濟增長科技是第一推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