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務員跳槽人數同比增三成 專家提醒防範權力餘熱

  • 發佈時間:2015-04-08 17:2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公務員跳槽人數同比增34%,3周內萬人投簡歷,房地産、網際網路、投資三個領域是首選方向。《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公務員跳槽反應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多元化。

  央廣網財經4月8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曾幾何時,公務員這樣的體制內崗位是大學生畢業時的重要選擇,我們還記得,曾經出現過上千名本科生和碩士生競爭清潔工崗位的新聞。不過,現在這股風潮現在似乎出現了變化。

  根據智聯招聘報告,新一波的公務員跳槽熱已經開始。相關數據顯示,2月底到3月中這段時間,就出現了上萬名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網路上投遞簡歷的局面。這個數字相比2014年出現了34%的增長,公務員也因此成為跨行業跳槽者中最活躍的群體。

  根據相關的報告,政府、公共事業單位人員最青睞的崗位是房地産/建築/建材/工程行業、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行業、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這三個領域的共同特點是,薪資待遇在各類行業中處於第一梯隊。報告分析認為,房地産、金融等行業受政策影響較大,這些行業需要一些熟悉政府工作流程、制度,懂政策、與政府溝通順暢的人才。

  對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大量跳槽這種現象,我們也無需太過驚訝,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出現了大量公務員下海創業的熱潮,一定程度上,這種現象也帶動了一批人致富。社會的健康發展,需要各行業、各領域的人才相互流動,優化配置,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集體跳槽,正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樣化的必然結果。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就此評論。

  經濟之聲:前幾年,公務員考試非常火爆,甚至出現了幾千個人爭搶一個職位的盛況。短短幾年之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這個群體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光環。雖然待遇有保障,工作很穩定,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現在選擇跳槽。公務員跳槽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哪些原因?

  毛壽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公務員和其他就業崗位一樣,有一個週期,也就是説一段時間公務員特別熱,過一段時間有些行業相對來講比較熱一些。目前公務員相對來講處於一個週期的低谷,或者説至少往低谷方向走這麼一個趨勢。其他一些行業,尤其是市場化比較深的一些部門,吸引力會大多了,而且這些領域人口相對來講也稀缺,從就業形勢的總體情況來講是這樣,很多國家也表現出這樣一個週期的態勢。

  另外,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麼一種週期。一般來講當國家深化市場化改革,全面推進改革的時候,相對來講更市場化的,尤其是發展迅速,人才需要比較多的部門,人才會緊缺,其他領域的人才會往這個方向走,表現為公務員也有一些人會往這個領域走,這是一個趨勢。

  還有,現在市場化逐步推進了以後,每個人的價值觀點有很多不一樣,而且有些人的的確確不太適合在比較大規模的公共組織裏面工作,個人的變化,民情的變化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經濟之聲:目前出現這樣的情況和改革開放之初的那一波的公務員下海潮,有沒有可比性?

  毛壽龍:從市場化的趨向角度來講,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當年我們的政府機構臃腫,市場化部門人才稀缺,很多人不敢下海,當時有很多帶頭示範作用,甚至是政府的命令去下海的,他們如果下海不成功還可以回來。一些大老闆當年下海的時候非常偶然,政府派他去下海,也有一些他比較主動,但還有一些後來又回去了,所以改革開放之初下海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不像現在大家覺得下海都挺好的。當年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還沒有到全面建設市場經濟這麼一個時期,所以當時下海的是比較膽大的人,現在下海的是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理解,對未來發展有更好的把握的人。

  關於這個話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劉艷也發表了評論。

  經濟之聲: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被人稱為“鐵飯碗”。曾幾何時,這些崗位吸引了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但是現在卻有不少人主動離開這些崗位跨行跳槽。在分析這種現象産生的原因時,不少媒體認為,工作壓力、晉陞空間、薪酬、自我實現等方面的原因是很重要的原因。那麼,這些原因是如何産生的?是公務員這個行業本身必然的特性還是公務員管理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劉艷:首先,對“鐵飯碗”的就業觀念顛覆本身就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一種形勢。一個社會人才流動的過程,究其原因也好,還是最後的後果也好,最關鍵的是對於普通的年輕公務員來講,他是否需要一個職業的重新規劃,會從他決定去做公務員或者去跳槽的時候,就應該提前做好一些準備。從我們的高校再就業指導上來講,應該輸送給年輕人一個觀念,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鐵飯碗這樣的觀念。

  對於那些資深的,在領導崗位的幹部這些公務員跳槽,可能更多的是向企業的高管的流動,特別是對金融、房地産以及網際網路這些政策影響權重很大的行業。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更多去防範一定的權利餘熱的發揮,需要以法律作為紅線,嚴格進行離職審計,所以説公務員人才的流動跳槽不僅僅是一個就業觀念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政府與市場制度的協調問題。

  經濟之聲:看起來這些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跳槽是進入了其他行業,但是也有分析認為,前面提到的幾個跳槽的熱點行業都需要一些熟悉政府工作流程、制度,懂政策、與政府溝通順暢的人才。也就是説,公務員跳槽之後,幹的還是和政府打交道的活。那麼這種就業方式從宏觀上來講,是否有利於提高企業和政府溝通的效率?是否存在滋生腐敗的危險?這種利弊的分析我們如何權衡?

  劉艷:首先,個人跳槽是屬於個人職業選擇的權利,我們不能以反腐為名義杜絕他離職,相反我們要從離職審計,從法律的層面上劃定一定的硬杠桿,實際上是有這方面的法律的,比如説領導幹部公務員在3年之內不能從事直接相關的企業和行業;普通公務員,年輕公務員是兩年之內。這些相關的規定誰來進行監督,離職之後,對於他在任的時候的哪些問題是不是要進行審計,這需要是由紀委及相關的司法部門進行一個職業的介入。

  公務員的依法流動的確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公務員在任上的權利約束問題,以及他離任之後對企業的直接的政策紅利的輸出這樣的問題,這種制度是值得我們商榷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