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方國家證券交易業外包

  • 發佈時間:2015-04-08 08:31:35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格雷戈裏·梅耶

  安舒曼·米什拉在印度班加羅爾鑽石區的辦公樓裏上班。他的每個工作日始於倫敦金融城的日出之時,終於芝加哥的午餐時間後。在這座遍佈著企業呼叫中心和科技公司的印度城市,米什拉的職業很是新鮮。他是一名努力在西方交易所掘金的期貨交易員。

  大多使用滑鼠人工下單

  米什拉和年輕的交易員同事們畢業自印度最優秀的大學,他們借助彭博終端和一大堆分析師研報來取得資訊,靠印度香飯充饑,操控著國外的資本,嘗試解讀8500英里之外華盛頓公佈的美聯儲聲明和美國石油庫存報告。他們在遠方目睹了雷曼兄弟的破産,憑藉著冷靜的操作,安然度過這起事件的余波。米什拉的一位同事2008年靠做空原油賺了大錢,便在班加羅爾周圍買了一排公寓。

  “我們緊跟世界其他地方的節奏。我們的情況很獨特,因為我覺得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米什拉回憶道。他曾交易美國和歐洲股指,直到2009年。

  他的前東家赫爾森特集團已經悄然成為芝加哥、倫敦和法蘭克福這些全球性衍生品交易所名列前茅的交易商。但它的700名僱員卻大多生活在遠離這些金融中心的地方,他們主要身處印度、中國、肯亞和模里西斯等新興和前沿市場國家,還有以色列。競爭對手為了將交易時間減少幾微秒不惜投入鉅資,但這些人大多還在用滑鼠進行人工下單。

  新興市場自營交易商興起

  赫爾森特集團是一家自營交易商,用自己的資本在全球交易所投機。此類交易商交易量巨大,為金融體系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使得其他交易者可以輕鬆地建倉、平倉。就在“高頻”交易商憑藉閃電般的交易速度吸引諸多眼球之際,赫爾森特集團這樣的人工下單大軍不聲不響地成長起來。

  赫爾森特集團的成功表明,始於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離岸外包”如今正在影響西方交易行業的頑固資本家。

  赫爾森特集團首席執行官馬克·拉熱斯表示,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下屬的紐約商品交易所,赫爾森特集團是能源期貨交易量最大的5家交易商之一;在同屬於CME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它的穀物期貨交易量亦列前5;在洲際交易所,它的利率衍生品和糖等軟商品的交易量位列前3;它在德意志交易所下屬衍生品交易所——歐洲期貨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在前20。拉熱斯補充道,公司每年交易2.5億筆~3億筆合約。

  鉅額交易量的結果是:如果一位農民賣出在伊利諾伊河交割的玉米,抑或一位企業財務主管如果對衝英國短期利率,他們的對手方更有可能是位於古爾岡(新德里衛星城)、武漢或內羅畢的25歲年輕人。

  自營交易商與交易所之間維持著脆弱的共生關係,後者一方面監督前者的行為,一方面通過交易費打折或返還來獎勵前者的高交易量。

  電子化交易使參與者可身處任何地方

  新興市場自營交易商的興起,正值電子化交易削弱了交易所與其塑造者——本地從業者群體——之間的關係。總部位於芝加哥的CME今年2月表示,將關閉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的“公開喊價”期貨交易場地,此前這裡的場內交易量佔比已經縮水到1%。ICE的期貨交易場地已經成為歷史;CME電子交易業務收入的30%來自海外。

  隨著實體交易場地人去樓空,一些曾經的場內交易員搬到離家近的地方,建立電子化自營交易公司,如芝加哥的Jump Trading和一位紐商所前汽油交易員創辦的紐約公司Virtu Financial。赫爾森特集團的所有者是格東·赫奇頓,他1978年在CBOT的交易場內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之後曾擔任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董事,Liffe如今是ICE的一部分。

  但電信技術的進步拉近了遙遠城市之間的距離。如今,訂單在印度和芝加哥之間傳輸僅需數毫秒的時間。拉熱斯稱:“電子化意味著市場參與者不用身處倫敦、紐約或芝加哥,而是可以位於你中意的任何地方。你可以在裏約熱內盧、孟買或北京。”對於Jump或Virtu這樣的高頻交易商而言,一毫秒實在是太久了。但“絕大多數”的Hertshten交易員仍然用滑鼠操作、手動下單,演算法交易只佔總交易量的不到1/4。對Hertshten來説,速度快固然重要,但卻不值得投入那麼高的科技成本去當那個最快的。

  拉熱斯承認:“如果我坐在(芝加哥的)南瓦克街的辦公樓裏,我執行訂單的速度肯定比孟買的交易員快。”

  (譯/徐天辰 原載《青年商旅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