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家以雷鋒命名電視頻道開播 定位道德引領
- 發佈時間:2015-04-08 07:4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雷鋒頻道”誕生記
去世53年之後,雷鋒再次被遼寧省撫順市請“出山”。
在撫順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雷鋒的印記其實並不少見。雷鋒紀念館建在雷鋒路上,“雷鋒號”汽車偶爾從門前駛過,旁邊不遠,是一所“雷鋒學校”。此外,還有不少評為“雷字號”的單位,散落在城市裏。
不過,對於這座被稱為“雷鋒城”的城市,這一切顯然還不夠。
3月25日,撫順廣播電視臺“雷鋒頻道”開播,這是中國第一家以雷鋒名字命名的電視頻道,也是“全國首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頻道”。
“撫順作為雷鋒的第二故鄉,應該承擔起學雷鋒的引領作用。”撫順市廣播電視臺臺長商澤友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辦雷鋒頻道,目的不僅是教育撫順市民,也要把遼寧省的道德典型聯合起來,為雷鋒頻道添磚加瓦。要帶動撫順市的學雷鋒,更要輻射全省,甚至走得更遠。”
“人就是這樣,做了好事以後,一旦受到了表揚,想停都停不下來。”
“好事天天有,今天特別多。”當主持人面帶微笑念出這段話,就意味著雷鋒頻道自辦節目開始了。這是雷鋒頻道唯一一檔新聞資訊欄目《陽光資訊》的開場白。
“完全是依據‘好’字做文章。”負責雷鋒頻道日常運作的副總監張秀麗説,“內容基本上是好消息,好事件,好典型。”
在剛開播的前幾期裏,兩到三條這樣的新聞和一個關於雷鋒的海採調查,構成了這檔只有15分鐘時間的資訊欄目的全部內容。在雷鋒頻道播出的《與愛同行》、《政風民心》、《最美身邊人》、《走進雷鋒》和《紀錄記憶》等節目,大多也只有十幾分鐘。
為了這6檔十幾分鐘時長的欄目,這個地級市的廣播電視臺曾經傾注巨大的精力和熱情。
“這項工作從提出到付諸行動,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商澤友説。其實在更早的時候,撫順市就曾想過拿出電視臺的一個頻道或電臺的一個頻率,專門做雷鋒宣傳。
今年52歲的臺長介紹,直到2014年,這一提議“開始納入高層設計”,“市委親自過問,並作出指示,市委宣傳部找來專家學者,反覆論證策劃”。
在籌備的時候,張秀麗經常在晚上10點多還接到臺長的電話。頻道開播前,節目樣片做了8個版本,請專家評審。臨近農曆羊年春節,張秀麗和商澤友還在北京參加一個討論會,他們在臘月二十九準備返回撫順時,發現所有車票都賣光了。
“感覺在雷鋒頻道,領導審核特別嚴。”如今在雷鋒頻道負責一檔人物欄目的朱義奎説,“因為雷鋒已經不是新的選題了,要把老題材做出新樣子來,挺不容易。”
頻道初創之時對節目內容把關的專家名單,可以列出很長一個。其中包括已退休的海軍中將冷寬、曾經為故事片《雷鋒》作曲的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傅庚辰、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輯陶克等。
在撫順市,市委宣傳部還找來專家一直跟了20多天,“把節目形態定下來,不應該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在雷鋒頻道的開辦上,專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在內容和定位上一定要符合時代的特點,符合受眾的需求,盡可能不要做高大上、完全是概念化、政治化的東西。”商澤友説,“所以我們就定位在道德引領,服務民生。”
於是,首期《陽光資訊》的內容就包括“市青少年宮開設免費課堂受到大家歡迎”、“公交車站前撫順市民自覺排隊候車”等。在雷鋒頻道宣傳好人好事的欄目,還有主要介紹志願者團隊的《與愛同行》,以及從普通人中挖掘典型的《最美身邊人》。
“有可能就撿了一部手機,交到失主手上,那就是最美。人就是這樣,做了好事以後,一旦受到了表揚,想停都停不下來。”商澤友説,“我們就是要‘向上、向善’的東西,讓大家看完以後很舒服,不是兇殺啊、著火啊那些挺陰暗的東西。”
雷鋒頻道開播後,撫順廣播電視臺記者曾前往居民區,詢問人們對頻道的看法。在北臺社區,記者從一位老大爺那裏得到的建議是,“不能只播好人好事,應該把一些負面的資訊也曝光,讓他們有所警覺”。
“我們節目中也有不好的事情,但現在圈定的都是與不文明現象有關的。”商澤友説。開播到現在,雷鋒頻道曾經組織過志願者上街糾正市民的“中國式過馬路”,也曾通過百姓記者的鏡頭曝光街頭亂丟垃圾的現象。
還有一檔《政風民心》欄目,帶有“監督”性質,“效果體現在政府在接聽電話、為民服務方面做得怎麼樣”。
“雷鋒頻道在節目類型上基本上是全覆蓋了,這樣能有全方位的傳播。”張秀麗説。
“以情動人,但絕不會為情所困。我們不能給大家帶來一種印象,就是這個社會怎麼會有這麼多難的事兒和解決不了的問題。”
其實對撫順人來説,關於雷鋒的宣傳早已司空見慣。
雷鋒在1962年去世後,市政府只要有工作報告,每年必然會提到“學習雷鋒”,“甚至‘文革’期間也沒有停止”。2011年,隸屬於市委的“建設雷鋒城辦公室”成立,“完善了目標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
如今,每到晚上,雷鋒頭像的路燈就在撫順的部分街道亮起來,雷鋒身著軍裝的形象,還會若隱若現地從市中心新建的萬達廣場霓虹燈上閃過。
可即使在這裡,宣傳雷鋒精神也在面臨新的挑戰。
“現在人們慢慢把雷鋒精神淡忘了。”得知記者要去雷鋒紀念館,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
不久前,就在紀念館後面的一條寬敞馬路上,這名司機發現一位中年婦女倒在路中央的黃線處。天下著小雨,時而有超車的車輛急速駛過,“一不小心就軋著了”。可是始終沒有人扶起倒地者。
40分鐘後,這名司機等到了乘客,便駛了那裏。
“我是不敢扶,現在訛人的太多了。”這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司機説,“就跟小品裏那樣,原來是開大奔的,扶了幾次人之後,改騎自行車了。”
在電視臺幹了29年的朱義奎也感覺,“現在講奉獻的人少了”。但他認為,“社會挺複雜,媒體的引領作用很重要,我們如果天天在網上播正能量的東西,老百姓就關注正能量多一點。”
“如果大家都講奉獻,誰不願意生活在那樣的社會?小孩兒放出去不用管,沒有大人看著。”已經步入中年的他感嘆,“社會還是需要提倡正能量和核心價值觀的東西。”
一個在雷鋒頻道滾動播出的短片則稱,雷鋒頻道的開播“以傳媒主渠道的力量,發出了撫順人學習雷鋒的最強音”。
作為《最美身邊人》的製片人,朱義奎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會被身邊的人質疑。首先提出的一個疑問是,“撫順有那麼多好人好事兒讓你拍?”
對這種質疑,他有自己的理解,“我覺得好人不一定都是勞模、楷模,身邊到處可以找到好人。”
那些被選入他節目的好人,大多來自於市總工會、婦聯、團委以及各區縣宣傳部的推薦,並且數量並不少,“因為現在都在打‘好人’這張牌”。然後,他再從中挑選“有動情點和比較好展現的故事”。
只是讓朱義奎苦惱的是,各部門“推薦的人物雷同的特別多”,“雖然説名字不同,但事兒都是一樣的”。
本來計劃日播的《最美身邊人》,在開播時變成了每週兩次。而為了讓觀眾更愛看,朱義奎還儘量設置一些故事情節,用紀錄片的形式展現。有時候,由於人手不夠,無法按照紀錄片的操作進行長時間跟拍,“只好讓採訪對象把做過的事情重做一遍”。
另一檔節目《與愛同行》,除了挖掘展示當地的志願者活動外,還增加了“圓夢”的功能——通過微信平臺徵集心願,然後播出,向社會尋求愛心人士的資助。
這些心願也要經過一定的篩選。節目開播至今,曾經播出的心願包括“幫助失散19年的孩子找媽媽”、“幫助肢體殘疾卻堅持文學夢想的人找老師”、“幫助照顧重病父母的農民工子弟換窗戶上的玻璃”。
“我們是以情動人,但絕不會為情所困。社會中有很多困難群體,我們不能給大家帶來一種印象,就是這個社會怎麼會有這麼多難的事兒和解決不了的問題。”張秀麗説。
所以,她給頻道節目定的一個規則是,“不因困難而感動,只因堅守而喝彩。要呈現那些困難當中積極向上的人和他們想走出困境的執著精神”。
“我們要嚴格把關,逐步進一些品牌的廣告,沒品質的一個都不讓進,藥品廣告一個都不上,要不就是對雷鋒這個名字的污衊。”
令臺長商澤友欣慰的是,頻道開播十幾天來,“整體反響不錯,感覺很溫暖”。
撫順市因長年收藏與雷鋒相關的物品而聞名的褚士奇説,自從雷鋒頻道開播,他“就不看其他臺了”。
在頻道開播前的一次研討會上,張秀麗被一位雷鋒精神的“研究型學者”拉著手説,“可算找到家了”。
一篇關於雷鋒頻道開播的評論文章稱,雷鋒頻道“及時提供了主流的價值選擇,也為當下電視傳播亂象注入了一股清流。同時,它實際上也延伸、豐富了雷鋒精神的傳播手段”。
或許是因開播時間尚短,雷鋒頻道在撫順的影響力,暫時還沒有預期的那麼大。
“誰看撫順電視臺啊?”當被問及是否知道雷鋒頻道時,市民小高一臉茫然地説,“都看湖南臺、浙江臺,‘跑男’,知道不?”
另一位正在雷鋒紀念館參觀的老大爺則説,“平常老伴兒愛看央視八套的電視劇,我都是跟著她在看。”
“雷鋒頻道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概念,和其他頻道沒有什麼區別。”曾經負責頻道架構設計的張秀麗説。在她看來,中國現在的電視頻道都在打一個品牌,安徽衛視在打“劇情天下”的品牌,江蘇衛視在打“情感中國”,湖南衛視則叫“娛樂中國”。而雷鋒頻道要做的,就是“用‘溫暖’給頻道貼上一個愛的標簽,貼上一個好的視角”。
雷鋒頻道沿用了“撫順電視臺三頻道”的呼號,如果不是時常跳出的頻道片花,觀眾還很難把它和其他頻道區分開。
在雷鋒頻道開播前,撫順電視臺依照有關規定,已劃分了新聞、公共、教育3個頻道。由於隊伍力量的限制,只有一頻道播出自辦節目,二、三頻道均以播出外購電視節目為主。而且影響力有限,地區落地很不理想。即使在撫順市下轄的區縣,人們也很難看到二、三頻道,“因為廣告的競爭,經營的壓力,頻道落地是要花錢的”。
“現在通過雷鋒頻道,實現了三個頻道的成功落地。”這讓臺長商澤友感到欣喜。“而且改頭換面,變成了綠色頻道,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都沒有,購買的電視節目都是和國學、奮鬥有關,電視劇也都得是正劇。”
如今,雷鋒頻道每天總共有1個小時的自辦節目,在晚上6點首播,然後又在當晚九點和第二天早上7點重播。剩餘的大塊時間,則用公益廣告和電視劇等填補。
還有好多廣告想進來投放,但商澤友都沒讓進。他告訴記者,“我們要嚴格把關,逐步進一些品牌的廣告,沒品質的一個都不讓進,藥品廣告一個都不上,要不就是對雷鋒這個名字的污衊。”
在對雷鋒有不少研究的商澤友看來,雷鋒頻道其實“最適合打廣告”,比如一個企業可以宣傳其文化是忠誠、奉獻,和雷鋒精神一樣。
“這樣一種軟廣告也是一種宣傳,要比硬廣強得多。” 商澤友説。
而這位臺長要做的,就是“要把傳播主流價值和頻道的發展緊密結合”。
他2014年剛調到電視臺工作,並一手推動了雷鋒頻道的成立。對於雷鋒頻道的未來,這位新官有著不少打算。
首先,他要把頻道呼號正式變更為“雷鋒頻道”,這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
其次,他希望“把這作為一個陣地,希望全國的學雷鋒的專家全部雲集到這兒”,“冠名啊,合作啊,怎麼都行。”
在他看來,這樣的夢想或許需要時間,但至少在逐步實現。目前遼寧電視臺就給了雷鋒頻道一檔節目《中國好人》,“他播完我們播,不要錢。”
關於雷鋒頻道的開播,這家地級市電視臺“並沒有做太多的宣傳”,它還是個只有在撫順才可以收看到的電視頻道,淹沒在100多個頻道中。記者在街頭隨機詢問的當地人中,知曉這個頻道的並不多。
雷鋒頻道在遼寧省以及省外的傳播,更便捷的方式是依靠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網志。截至4月5日,開播12天后,雷鋒頻道在新浪官方微網志上的粉絲數,是178。
“我也希望你們幫我們呼籲一下,這樣的頻道應該在全國落地。”在採訪即將結束時,臺長説。(本報記者 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