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為外資提供新機遇(大家手筆)

  • 發佈時間:2015-04-07 03:5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隆國強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看到關於外商在華投資企業一些頗為矛盾的資訊。一方面,一些外資企業撤資的案例風傳,有人借機唱衰中國經濟;另一方面,聯合國貿易組織公佈的2014年全球跨境投資數據中,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

  為何會出現這種資訊上的巨大反差?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在發生經濟結構升級和比較優勢轉換。在這一新形勢下,一些外資企業出現了不適應,或轉型或轉移;與此同時,大量新機遇涌現,又吸引新的投資者紛至遝來。那麼,外資企業在華面臨什麼新的重大機遇呢?

  首先是大市場機遇。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迅速從潛在的大市場成為現實的大市場。2014年中國GDP超過十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60%,是日本的兩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為全球貢獻約40%的經濟增量。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增速下降,有人擔心中國市場機遇不再。其實,經濟增速從過去的高速變為中高速,中國市場機遇依然巨大。如果實現年均7%的增長率,僅每年新增GDP就會超過7000億美元,仍然雄冠全球。要實現同樣的增量,位列世界經濟第三位的日本需要達到14%的增速。

  中國市場的機遇不僅源於規模擴張,而且源於需求結構快速升級。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會帶來很多新需求。居民需要消費更多更優質的資訊、醫療、健康、金融、文化等服務産品,跨國公司在這些領域有一定優勢。傳統領域的需求也會出現新的結構性變化,例如,居民想吃得更加健康更加美味,這就為優質農産品、食品生産帶來新機遇。與上一代人相比,新一代國人從小消費牛奶等乳製品,代際食品結構變化也將帶來新機遇。

  結構性機遇不僅表現在消費領域。中國正轉向綠色發展,治理污染將産生巨大的環保設備、技術與服務需求。更大的需求在於,在新環保理念與標準下,企業要大規模更新更加高效環保的生産設備。再比如,為應對藍領工人工資上漲,企業用機器替代勞動力的大幕已經拉開。據報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所以,中國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同時還在急劇地發生著結構變化,其間蘊含著大量新機遇。

  其次,比較優勢轉換帶來新機遇。很多外資企業過去看重的是中國低成本勞動力。目前,傳統的藍領工人低成本優勢正在快速喪失,但新的比較優勢正在形成。一是從人口數量紅利轉向人口品質紅利。中國25—34歲人口中大學畢業生比例直追發達國家,但人力成本遠低於發達國家,這一人口品質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速向中國轉移研發等服務活動。二是基礎設施完備的優勢。三是産業配套能力強的優勢。綜合來看,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兼具國內大市場與綜合低成本優勢的國家。

  第三,投資軟環境改善帶來新機遇。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分別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環境、法律環境、政策環境將會極大改善。例如,智慧財産權法庭的設立將進一步改善智慧財産權執法,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服務業是新一輪開放的重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中國還將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方式,正在積極推進的雙邊投資協定、自貿區談判也將進一步推動跨境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這些都將有力推動中國對外開放和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更加透明、穩定、可預期、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聰明的外資企業已經在搶抓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新機遇。我國各級政府更應把握大勢、因勢利導,實現從“引資”向“選資”轉變,實現東道國和投資者雙贏。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07日07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