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推行信貸資産證券化註冊制 桂浩明:控制杠桿很必要

  • 發佈時間:2015-04-06 16:4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4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公告,簡化信貸資産證券化管理流程,符合一定條件的機構可申請一次註冊、自主分期發行。

  信貸資産證券化是指把欠流動性但有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産(如銀行貸款等)經重組形成資産池,並以此為基礎發行證券,可有效盤活存量信貸資金,更好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從2005年開始試點,2013年試點進一步擴大。

  央行此次公告明確,已經取得監管部門相關業務資格、發行過信貸資産支援證券且能夠按規定披露資訊的受託機構和發起機構,可以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註冊,並在註冊有效期內自主分期發行信貸資産支援證券。

  央行推行信貸資産證券化註冊制管理的意義在哪?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對此進行分析。

  桂浩明:所謂的儲架式發行,主要是為了解決這個我發行這狀況當中的一個時間限制的問題。因為註冊以後,如果説我這個發行規模比較大,而如果市場下次沒這麼多的容量的話,那我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分期多批制的發行也能夠達到整體發行完成這樣的項目。那我想不管註冊制也好,包括這次的一次註冊分期發行和儲架式發行都體現了一個總的思路,也就是我們國家現在要大力的推進證券化,此次在中國的金融改革當中會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經濟之聲:而有分析認為,實現現代資産政策化註冊制之後銀行可以自己來決定什麼時候賣信貸資産,以及賣多少,不用再審批了,也將會大大的利好銀行,因為一方面可以減少資本壓力,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騰挪出資金髮展新的業務,您怎麼看這種分析? 桂浩明:的確,這個銀行能夠資産證券化,它這項業務已經有比較嚴格的限制,或許還有很相當近,當代一個規定。現在就能夠通過註冊制來解決,應該説放鬆了管制,那麼通過銀行證券化,銀行可以把一些流動性欠佳的資産,比如信貸通過證券化手段出售出去,這樣可以在它的資産負債結構當中,有效的來降低它的那個貸款比例,從而它這個資金杠桿有用,提高了它的資産的使用效率。那麼另外資産證券化也使得銀行更多的起到通過自身的業務開展了創造它的一些收益,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相應的符合市場需求的一些金融産品,那麼通能夠達到盤活銀行的存量,也讓整個市場的資産流動起來,真正對實體經濟穩定起到推動性。 經濟之聲:當然一方面是盤貨了存量,放鬆了管制,而也有另一方面也有人擔心認為信貸資産政策化註冊制之後未來銀行會更加傾向於將這種收益率偏低,風險稍高的證券化,比如像製造業貸款、平臺還有住房按揭這樣的資産,您怎麼看這種擔心,會不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 桂浩明:應該説風險還是存在的,當然銀行的資産證券過程當中從以往的實現來看,通常會把一些流動性,它本身的安全性相對比較高,這樣一些産品打包出去,而在打包的過程當中,也要根據市場的實際狀況來確定利率,並不是它可以主觀的決定,我把一般的資産也用很高很低的利率賣出去,因為這本身就賣不出去。但不管怎麼説,由於銀行信貸以及其他的一些資産,總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所以當資産呈現證券化的時候,對它的購買者來説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對銀行來説在某種程度上它實際上是通過一個流動性,這個增加流動性的方式來制定市場的一個板塊,那麼在這過程當中,風險實際上同步了也轉化了出去。但是我們説風險終究還是會存在的,所以等於就是説從風險的外移和風險的後移,本質上還是客觀上還是存在的這樣一個風險。所以不能説因為有資産證券化我可以化解整個社會的風險,我想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對整個投資人來説我們還是要重視資産證券化帶來的效果,但同時也看到作為一把雙面刃它同樣也會存在相應的風險。經濟之聲:是,信貸資産證券帶來的風險大家記憶猶新可能最近的一次就是2008年的這一次的美國次貸危機,而資産證券化也是發端于美國,現在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現在無論是在市場的規模、産品的類型、制度的安排,包括投資者結構方面,現在美國都處在世界領先的地位,但是越來越低的這種按揭貸款要求和日益複雜的這種證券化結構,最終我們提到導致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所以你覺得美國的經驗和教訓對於我們的資産證券道路有什麼樣的借鑒意義? 桂浩明:美國資産證券化實際上應該説開始它還是有一定的管理應該還是相對比較嚴格,那麼到後來管理逐漸鬆動,實際上處於一個各個金融機構自由發揮的,那麼這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杠桿放的很大,局部的時候甚至杠桿達到90%以上,這個就是杠桿過大的話,就導致一旦發生危機它就很難來駕馭,所以次貸危機本身的真正的次貸比例可能並不高,但是由於杠桿加了很大,結果導致了為它提供擔保的銀行,以及所有的這個金融衍生産品,大家都共同減弱了這樣危機防範。

  所以從美國的教訓來説應該説控制杠桿還是比較必要的。那麼從中國市場來看,我覺得首先從它還在建立一個相對一個比較成熟,高效完善的這個證券化市場,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市場,你的産品出來賣給誰可能都是個問題。第二在這市場當中你要培育起相對比較成熟的者,如果沒有相應的比較成熟的投資者,你證券化産品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對象,或者缺乏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很可能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培育市場,培育投資者這是在推進資産證券化過程當中必須要做的事情。 經濟之聲:當然前面我們提到了這樣資産信貸資産的證券化會了利好于銀行,所以如果我們從二級市場的這個投資機會來看,接下來銀行股會不會有一波比較明顯的表現? 桂浩明:一個提到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另外通過這些新興的産品,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金融産品,也能夠為銀行增加收益。但是第一從目前而言,銀行能夠通過資産證券化,通過走上這一道路能夠産生一個效應,或者它現在能夠做的比例規模恐怕還是比較有限的,像對應我們現在的銀行上千億,幾千億這樣的收益來看,資産證券化能夠帶來的影響恐怕並不會很明顯,當然投資者可能更多的看到它對銀行長期發展還是有影響,但是我們覺得像這樣一個事件本身它對於銀行的業務的影響恐怕還只是剛剛開始,還要真正有效的發揮作用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覺得對於短期銀行的影響,當然首先是正面的,但是這個影響不可能,或者一般來説不會特別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