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抓好關鍵環節 務求創新實效

  • 發佈時間:2015-04-04 06:06: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鍵環節改革“一子落”就會“滿盤活”。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瞄準創新鏈條關鍵環節上的突出問題,開出了一沓子標本兼治的改革“藥方”,在頂層設計層面為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鋪平了道路。

  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是開展創新的重要前提。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部分行業領域存在明顯的不當準入限制,壟斷問題突出,不同創新主體難以獲得同等市場準入條件。《意見》提出,“加快壟斷性行業改革,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競爭性業務”、“糾正地方政府不當補貼或利用行政權力限制、排除競爭的行為,探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其目的就在於破除限制新技術、新産品、新商業模式發展的不合理準入障礙,發揮市場競爭激勵創新的根本性作用,扭轉“靠壟斷賺錢易,靠創新獲益難”的不合理局面,讓創新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嚴格的智慧財産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目前在科技領域,“十年心血,一朝‘山寨’”的現象很是普遍。一個跟風、複製、抄襲不受遏制的市場,不僅會打擊企業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制約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會衝擊整個市場經濟的創新環境和法治基礎。為了解決這個突出問題,《意見》提出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相關法律、研究降低侵權行為追究刑事責任門檻、調整損害賠償標準、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合理劃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等一系列舉措,以徹底擺脫智慧財産權“侵權易、維權難”的僵局。

  企業是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真正主體。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企業的作用發揮好,讓企業能創新、敢創新、願意創新。為此《意見》強調政府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鋪路”,關鍵是營造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的市場競爭環境,讓企業能夠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企業能獲利;二是“賦權”,在擴大企業創新決策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産業技術創新機制等方面推進一系列改革,規定市場導向明確的産業技術創新項目都應以企業為主,讓企業真正牽頭搞技術創新;三是“造血”,逐步改變過去政府主導的選拔式創新支援模式,轉變為以普惠性財稅政策支援為主的模式,創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土壤和環境。

  抓好關鍵環節,才能取得更大創新實效。深化有關創新的體制機制改革,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時間緊迫。要求我們必鬚髮揚釘釘子精神,抓住各主要環節,細化改革任務的責任主體、完成時限、考核問責等,切實抓好改革方案的進度統籌、品質統籌、落地統籌,務求以關鍵環節突破帶動整個改革進展,讓創新之火越燃越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