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鐵,把城市變“大”又變“小”

  • 發佈時間:2015-04-03 07:34:33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零時,服務常州市民21年的同濟立交橋開始封閉施工。隨著圍擋拉起,橋面斷行,標誌著常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該工程線路長約34.237公里,29個車站由南向北縱貫整個城區。預計2018年完工全線車站主體工程,實現洞通、軌通、電通,2019年試運營。

  至此,我省已有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常州、南通6座城市躋身“地鐵城市”之列,數量居國內各省份之首。

  6城市率先邁入“地鐵時代”

  在江蘇,地鐵已進入快速發展時代——到2021年,南京6年將增6條地鐵線,平均一年通一條;蘇州地鐵已運營線路2條,里程達52.296公里,軌交5號線預計今年底開工,2020年前,開工建設2號線延伸線、4號線及支線、3號線。2020年左右,開通5號線;無錫已開通兩條地鐵線路,地鐵3號線規劃完成;徐州5條地鐵線網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南通正對軌道交通1號線及2號線一期工程進行環評。

  值得一提的是,在淮海經濟區包括蘇魯豫皖四省的20個地級市中,徐州是唯一在建地鐵項目的城市,更加凸顯徐州的區域中心城市地位。

  按照規劃,徐州5條地鐵線路,線網全長約151公里,預計2020年前完成其中1、2、3號線的一期工程,總長度約67公里。“1號線去年10月開工,2號線、3號線計劃今年底和明年開工。”4月1日,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公司工程部部長助理劉傳磊告訴記者。

  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濤説,地鐵的投資量巨大,工程極其複雜,中國的地鐵建設遠遠超過世界平均建設速度,可以説是超常規發展,在發達國家,推進的里程也就是每年3-5公里,不少是經過百年時間才逐步實現網路化、規模化運營的。

  緩解出行難,城市變“小”了

  常州地鐵規劃之初,曾遭來不少非議,最主要的原因是,近10年,常州開展大規模市政建設,高架快速路、BRT、一大批主次幹道相繼建成通車,城市交通已有極大改善。

  常州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胡導雲説,建地鐵,建立在對人口、經濟規模、産業結構、城市特點及社會發展趨勢等充分考量的基礎上。而地鐵對於交通出行的分擔作用十分明顯。“眼下常州的道路交通狀況又發生變化,早晚高峰市中心地面交通擁擠已成常態,高架路上車流量逼近飽和,常州私家車每年增長10萬輛左右,有了兩條BRT也不能高枕無憂。”

  去年7月和12月,無錫南北向的1號線與東西向的2號線相繼建成開通,今年2月以來,1、2號日均線網客流維持在19萬人次,3月底更是突破20萬人次。“地鐵具有大運量、準點、安全、環保的優勢,在連線成網後,這些優勢逐步得到體現和釋放。”無錫地鐵集團有關人士介紹,地鐵對於緩解交通潮汐高峰的作用已顯現,目前無錫地鐵平均每天客流量已超過2萬人次。地鐵“治堵效應”在清明時節得到最好驗證。3月29日,無錫很多市民選擇乘坐地鐵到達墓區,當日,地鐵1、2號線創出26.2萬人次的單日最大客流。

  在南京,搭乘地鐵早已成為當地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去年,南京5億人次選擇乘坐地鐵出行,在整個城市公交客運總量中的比重超過1/4,每人平均乘坐地鐵次數達61次,比2009年增加46次。

  擁有地鐵,是徐州人的一個夢。“徐州城區山多、湖泊多,又是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鐵道線多,這就造成徐州地面交通被多重阻隔,需要地鐵連通。”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公司新聞發言人楊利強説,徐州的城市高架已部分通車,再加上未來地鐵的運營,立體交通框架搭建起來,將進一步緩堵。以全長約22公里的地鐵1號線為例,橫穿徐州最繁華的淮海路,按照徐州上下班高峰時平均不到20公里的車速計算,跑全程要1個多小時,而乘坐地鐵不過40分鐘。

  沿線建新城,城市變“大”了

  伴隨一條條地鐵的開通,城市發展格局悄然發生改變。

  “地鐵縮短了城市各個區域之間的時空距離,在治堵同時,也改變了城市發展格局。地鐵大大帶動了沿線産業和商圈的更新,也帶動了就業,改變了人口佈局。” 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主任工程師李銘説。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曉武認為,地鐵拉開城市框架,刺激新城發育,“地鐵建到哪,城市擴到哪。”

  風景優美卻區位偏遠的無錫太湖新城,隨著地鐵1號線開通,人流、資訊流、資金流奔涌而來。國際醫院、優質學校、商業綜合體、時尚酒吧街以及教育、文化等宜居要素逐漸匯聚到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批高素質人才因此落戶。無錫地鐵猶如主城攤開的“手掌”,成為輻射區縣、連接城鄉的節點和紐帶。一個個郊區新城將像“葫蘆串”一樣佈局在地鐵線上,獲得新的發展動能。

  “從市民出行時間大大縮短看,地鐵讓徐州變‘小’了;而從大幅拓展城市空間看,徐州又變更‘大’了。”楊利強説,徐州的定位是淮海經濟區的産業、商貿、文化、旅遊等“八大中心”,地鐵的聚焦和輻射作用,會吸引人流、商業的集聚,對完善徐州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將起到促進作用。本報記者 馬 薇 唐傳虎

  王 岩 朱秀霞 汪曉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