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七百多縣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 發佈時間:2015-04-03 06:12:4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4月2日訊 記者佘穎報道:根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今日發佈的2014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報告,截至2014年底,我國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縣(市、區)累計達到757個。一年多來,各地農村中小學補充教師35.8萬人,近兩年全國招聘的13.2萬名特崗教師中,有95%到鄉鎮以下學校任教。

  繼2013年有293個縣通過評估認定之後,2014年全國再有491個縣級單位申報了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最終,有464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

  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最直接的表現是基本辦學條件的改善。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新增校舍建築面積達6092萬平方米,年度增幅達到22.5%。全國生均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913元、1512元,生均圖書冊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19.7冊、30.2冊。

  各地將資訊化建設作為推進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縮小校際差距的重要手段。2014年,全國中小學電腦臺數達到1442萬台。截至2014年11月,全國中小學接入網際網路比例達到82.2%,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比例達到77.7%,6.4萬個教學點完成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建設任務。

  師資力量是教育品質的決定因素,也是城鄉間和校際間差異最大的環節。2014年,各地創新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從教師補充、交流、培訓和待遇等方面入手,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一年多來,全國補充農村中小學教師35.8萬人。目前,已經有10個省(區、市)統一了城鄉教師編制標準,近兩年全國招聘的13.2萬名特崗教師中,有95%到鄉鎮以下學校任教。在補充教師隊伍的同時,各地也在支教交流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帶編輪崗交流。一年多來,參與交流的教師達50.1萬人次,佔總數的6.2%,有效緩解了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等矛盾。

  督導檢查中也發現,當前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政府職責仍有不到位。一些地方缺少總體規劃和長效機制,制度不健全、整改不到位,指標有下滑,進展偏遲緩。二是資源配置仍有薄弱點。一些地方學校佈局不合理,教師結構不合理,城區學位緊張、班額過大等問題仍然突出,有關指標差異較大。三是素質教育仍有不落實。一些地方學生課業負擔依然較重,教師過於注重課堂教學,應試教育傾向未得到根本扭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