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企:2015年庫存、利潤兩手抓

  • 發佈時間:2015-04-02 15:32:2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産評論員 孟子諒

  年報陸續出爐,上市房企盈利能力的下降隨之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在房地産行業逐漸告別“暴利”、開始平穩發展的背景下,“增加一線城市佈局”和“千方百計去庫存”成為了今年眾多房企的戰略選擇。

  年報陸續公佈

  收入量增“質”不足

  近日,多家A股上市房企陸續公佈了2014年年報或業績預報。總體來看,在營業收入有所增長的同時,房企利潤率卻出現下滑,“增收不增利”現象明顯。

  截至3月27日,40家A股上市房企公佈了2014年年報,這40家房企的總營業收入達到4069.33億元,比2013年上漲了19.96%;而總凈利潤為412.25億元,與2013年基本持平。以此計算,上市房企的平均盈利水準正在下降。

  其中,凈利潤下滑的企業達到了15家。40家上市房企的凈利潤率平均為10.17%,比2013年的11.97%下滑明顯。

  2014年房企銷售不利,同時土地、人工等成本費用高企,使房企的凈利潤率持續收窄。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去年已經有不少房企號稱不再盲目追求規模,但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經營收入的規模仍將對投資者的心態産生一定影響,因此房企不願輕易放棄對於規模的追求。在這樣的心態下,去年房企在三四線城市普遍高舉“以價換量”大旗,也使利潤被進一步擠壓。

  開發商普遍謹慎

  “去庫存”不易

  進入2015年,儘管房地産市場在政策層面迎來了一定利好,但房企對2015年樓市的態度卻並沒有變得非常樂觀,對今年業績的增長預期也普遍在10%以下。

  龍湖地産的一位高層人士表示,“我們今年對整個市場的判斷是謹慎樂觀,可能下半年會有一些機會。但總體上由於庫存較大,所以即使有積極因素,可基本面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事實上,多家房企在年報中強調了企業目前的庫存情況,“去庫存”或將成為上市房企在2015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達到6.22億平方米,比2013年末增加了26.1%,兩項指標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雖然房企普遍將“去庫存”當作2015年的首要任務,但如何行之有效地去庫存,對房企來説仍是一道難題。

  綠地集團相關高層表示,去庫存和追求利潤之間如何平衡,是未來房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簡單粗暴”的降價銷售,恐使本已有所下滑的利潤率進一步“雪上加霜”。

  而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則認為,對於房企來説,應該對現有庫存結構進行分析,對於“不良存貨”,應該採取較為直接的手段儘快降下來;而對於優質存貨,則應儘量追求高溢價,以平衡利潤。

  一線城市拿地佔比提升

  房企加強利潤率考量

  除強調“去庫存”外,房企回歸“一線城市”的戰略方向也不謀而合。

  今年1月,北京豐臺白盆窯地塊開拍,最終經過53輪競價,華潤、首開、平安聯合體以86.25億元總價競得該地塊,溢價率為21.99%;

  3月20日,經過108輪競價,華潤聯合珠海華發以70.52億元競得上海閘北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N070501單元10-03地塊,溢價率為16.24%。

  類似局面在今年並不鮮見。據中原地産統計,截至3月16日,去年銷售額排名前20的上市房企,2015年在一線城市拿地的比例高達62.5%,這一數字創造了歷史新高。

  遠洋地産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明近日公開表示,未來公司將提高新增土地儲備在一線城市的佔比。

  而富力地産則明確提出遠離三四線城市,“目前供過於求的情況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並沒有在一二線城市出現。集團未來將只限于在一線城市佈局。”

  此外,龍湖和保利也均表示,公司未來的業務重點將更集中于一線城市。

  雖然回歸一線城市的行業趨勢較為明顯,但從前述兩宗地塊的拍賣情況來看,房企的心態仍略顯“糾結”。

  “從拍賣的過程來看,房企確實都比較看中這兩塊地,競爭比較激烈。”一位業內人士向筆者表示,“但這兩塊地的溢價率並不高,這反映出房企既想拿地,又不願花費過高價格的謹慎心態。”

  德佑鏈家研究總監陸騎麟也表示,這兩幅地塊的競拍情況,體現了今年房企對待拿地變得相對理性。出於打響品牌、惡補儲備等原因的盲目高價拿地正在減少,在樓市的“新常態”下,房企對於自身利潤率的考量正在逐漸加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