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 用人性化"粘"住用戶 傳統銀行補網課
- 發佈時間:2015-04-02 11:02: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金融 用人性化“粘”住用戶
去年12月,姜萬梅看到卓茂資産網際網路平臺發佈的“洪崖洞門面抵押裝修資金需求”項目,投資期限6個月,項目以門面為抵押,租金為還款源,年化收益率10.0%。
坐在電腦前,就能讓自己的錢完成投資增值,市民姜萬梅對這種“滑鼠理財”模式一見鍾情,第一次“試水”,就投了30萬元。
民間網際網路金融的“查缺補漏”
姜萬梅做的就是P2P網貸,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小額信用借貸交易。交易需要借助專業網路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
P2P網貸平臺的出現,與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有一定的關係。
“洪崖洞門面抵押裝修資金需求”項目運營人老杜就是一個小微企業主,項目籌資額為400萬元,如果去銀行申請貸款,程式多,時間長,還不一定獲批。
抱著試探的態度,他把融資項目“挂”上網貸平臺,沒想到一個星期就吸引了28位投資人,順利“融”到400萬元。
P2P網貸,解決了老杜的融資難,也滿足了姜萬梅的投資需求。
“如果沒有P2P網貸,我有個大業務就丟了。”重慶渝強裝飾公司總經理王強告訴記者,3月初,公司承接到一個裝飾工程項目,由於應收賬款滯後,出現了100萬元的資金缺口。
王強去銀行申請貸款,但自己那套價值120萬元的住房,只能貸到60萬元。焦慮中,王強向“優信金融P2P網貸平臺”提交了貸款申請。
“上線3天,就有5位投資人給他投了100萬元。”優信金融董事長秦紅松説,這就是網際網路+的“磁力”所在,它能及時滿足各方需求。
“P2P網貸與銀行一樣,解決投融資。”秦紅松説,但銀行只關注20%的優質客戶,剩下的80%多是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我們就來“查缺補漏”。
網際網路金融“來勢洶洶”,P2P只是其中一朵浪花而已。
3月26日,天弘基金公佈了餘額寶——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的2014年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餘額寶用戶數已經增加到1.85億,規模為5789.36億元。
“出生”短短兩年,餘額寶的資産規模和客戶數量出現了爆髮式增長。網際網路金融這片“藍海”,也激發了百度百發、微信理財通、和訊理財客、蘇寧易購等眾多網際網路金融品牌平臺。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理事長杜曉山説,“網際網路金融能發展得迅速,説明傳統銀行在金融服務的供求上做得不夠。”
傳統銀行補“網課” 試圖“逆襲”
民間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開始“刺激”到傳統銀行。
我市一家商業銀行信貸部經理李健説,除P2P平臺之外,目前市場上有近20個類似的網際網路理財“寶”,對銀行存貸款形成了分流。
一組數據或能説明問題。近日,多家銀行發佈2014年年報,全年凈利潤增幅降至個位數,如工行去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5.1%;交行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71%;中銀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1%。
與此對應的是,一些股份制銀行去年實現了利潤兩位數增長,比如平安銀行凈利潤就實現了30%以上的增長,中間業務的增長達到了70%以上。
杜曉山説,傳統銀行急需産品、服務創新,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或是突破口。”
3月30日,由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以下簡稱“農行重慶分行”)打造的“智慧銀行”在南坪億象城開業。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智慧銀行”由展示區、體驗區、業務辦理區和客戶休息區構成,安放有透明互動體驗機、自助發卡機、網銀體驗機、手機銀行體驗機和超級櫃檯等設備,能夠實現從辦卡、開通電子渠道交易的“一條龍”全自助業務辦理。
超級櫃檯由農行首創研發,其業務類型幾乎囊括了除“現金存取”以外的所有零售業務,即使是國際匯款發收、特殊業務遠端授權這類需櫃檯工作人員耗時20分鐘的業務,在超級櫃檯上自助辦理,只需2分鐘就能輕鬆完成。
更多的銀行也開始擁抱“網際網路”。
近日,工行推出e-ICBC體系,主要是三個平臺:電商平臺融e購、社交通訊工具融e聯、直銷銀行融e行。
工行的核心思路是,以電商平臺積累大數據,將用戶圈在自己的範圍之內,客戶有什麼需求就提供什麼業務。
此外,招行也推出了“小企業E家”。它圍繞中小企業“存、貸、匯”等基本金融需求,開發了企業線上信用評級、線上授信、創新型結算、線上理財等網際網路金融産品,一網打盡中小企業閒散資金理財和生産鏈條、內部管理等所需金融服務。
網際網路金融要為實業“+”速度
那麼,目前的網際網路金融到底有哪些模式?
“網際網路金融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金融基因’+‘網際網路基因’。”杜曉山表示,目前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傳統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另一種是電商向金融業擴散和延伸,如阿里巴巴和支付寶。
杜曉山認為,銀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與其他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是競爭和合作的關係,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不存在誰取代誰。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一些年輕客戶不再去櫃檯,喜歡在網上解決吃穿住行等方面的事,銀行為了激活這些存量客戶,就必鬚髮展網際網路金融。
“很簡單,只要方便交易、交易成本更低,老百姓就能參與到網際網路金融當中來。”重慶大學教授蒲勇健説,當前正是新經濟、新産業和新模式的調整和轉變時期,網際網路金融將改變企業的産業組織形態。
以優信金融為例,目前,該平臺正著重打造“網際網路金融+産業”類産品,已開發出網際網路金融+汽摩配製造業、網際網路金融+商貿流通業、網際網路金融+農業産業鏈等專項産品。
“製造業、商貿業、農業等,去銀行貸款都比較困難,但實際上這些行業可抵押的資産相對來説比較豐富,或者説是看得見的。而且這些産業正經歷産業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我們專門開發一些與對應産業結合的産品,以滿足其融資需求。”秦紅松介紹,在解決短期的資金融通方面,P2P和小貸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能夠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今天全球金融業面臨的問題就是産業和金融的分離。這背離了金融的發展,也背離了以産業為基礎的導向。”蒲勇健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效率和服務能力,給企業發展加速。本報記者 胡勇 楊藝
網際網路金融業要做三個“加”法
重慶日報:網際網路給金融業帶來了什麼改變?
廖成林:長期以來,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很多銀行並沒有真正落實。而網際網路金融能夠以客戶為中心,尊重客戶體驗、強調交互往復、主張平臺開放。
在網際網路精神的啟發下,傳統銀行要做三個變革。一是金融的網際網路化。就是原來傳統金融的東西,尤其是商業銀行的功能、業務、産品,都必須搬到網上去,必須在網際網路上得以實現;二是線上融資,也叫融資直通車。就是基於數據和供應鏈技術,線上融資的風險評審、自助放款、自助收款、以及自助監控制度的運作;三是通過網際網路延伸金融的功能和服務,提升服務的品質,構建一個金融的商業生態系統。
重慶日報:電商與銀行的優勢各在什麼方面?未來金融業可能發生哪些變革?
廖成林:電商的優勢在於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和數據,在支付、繳費、結算等領域有創新和突破;而銀行優勢在於風險管理的制度、方法等方面有優勢。
創新是未來金融業發展的主線,網際網路金融必須要為國計民生服務。但首先要搞清楚網際網路是什麼東西。它是大數據,是雲計算,是能夠為公開、公平、公正的金融提供即時的服務,也就是“網際網路+”。
重慶日報:那麼,網際網路金融究竟要加什麼?
廖成林:應該要學會做三個“加”法:首先是“+平臺”。“+平臺”可以盡可能減少資訊不對稱,通過網際網路金融實現資訊的公開和透明。其次是“+百姓”,目前金融業的利潤太高,老百姓的交易成本太高。比如在櫃檯辦一些業務可能需要幾十元,通過電話銀行可能需要幾塊錢,網路可能只要幾分錢。降低交易成本之後,老百姓就能參與到金融當中來,參與到真正支援實體經濟的金融中來。最後還要“+教育”,如果網際網路金融不加教育,恐怕將來發展起來還是一地雞毛。本報記者 胡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