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老無所依 不如趁年輕早規劃
- 發佈時間:2015-04-02 05:31:47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兩會透露,延遲退休政策將“小步徐趨、漸進到位”,每年只延長幾個月的退休時間,爭取後年正式出臺方案。這意味著逐漸成為社會主力軍的“70後”、“80後”,有極大可能攤上延遲退休。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除了社保之外,還有基金股票投資、商業年金養老險、以房養老等養老規劃方式。每一種養老規劃都有其優劣,每個人要根據自身具體條件以及對養老品質的需求採用不同的養老規劃,這樣才能最大限度規避老無所依的風險從而安享晚年。
根據個人需求 選擇不同養老規劃
我國已經進入了加速老齡化的階段,繳納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少,而領取養老金的人卻越來越多。業內普遍認為,基於當前的人口結構現狀,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在未來面臨很大的支付壓力。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建立起政府主辦的社會保障,僱主主辦的企業年金及個人養老“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此前,國務院在《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繼續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建立補充養老保險;鼓勵個人建立儲蓄性養老保險”。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也指出,“完善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對我國具有尤為現實的意義”。
目前我們養老保險的現狀如何?大都會人壽中國首席執行官貝克俊表示,中國的現狀是只有社保“第一支柱”高高挺立,其他兩根支柱還很短。
企業年金被稱為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二支柱”,但前提是所在的企業已經開始運轉了這樣一個機制,個人難以直接參與。根據人社部發佈的數據,截至2014年三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建立企業為72171個,參加職工僅為2210萬人。
商業養老被稱為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三支柱”,優勢是個人可以自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養老金投保方案,最大限度達到專款專用、按月給付、超長期儲蓄的養老目的,劣勢是退保損失往往會達到本金20%以上。
大都會人壽顧問行銷業務經理鮑素華表示,每個人對退休後生活的定位和需求都不一樣,養老規劃按需求可以劃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只需要滿足基本生活,包括退休後能滿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可以維持生活的基本開銷;第二類需求是滿足安心生活,年齡大了之後身體狀況自然會有所下降,就需要額外的身體保健及生活看護的支出;第三類需求最高,希望老年過上一種高品質的舒適生活,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是休閒旅遊、自我進修,也可以是社會公益等。
太平人壽深圳分公司區域總監黃芳建議,個人投資養老金可根據個人的年齡、家庭結構、經濟收入以及對未來養老品質的需求來進行資金的配置和規劃;想要擁有一個輕鬆寬裕的退休生活,應根據不同層次的生活需求採用不同的工具來實現資産配置。
“目前除了社保之外,還有基金股票投資、以房養老、商業年金養老險等退休規劃方式。每一種養老規劃都有其優劣與各自的作用,每個人要根據自身具體條件以及對養老品質的需求採用不同的養老規劃,這樣才能最大限度規避老無所依的風險從而安享晚年。”鮑素華説。
根據個人需求 選擇不同養老規劃
35歲以下購買商業年金險相對便宜
商業養老被稱為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三支柱”,從投資收益的角度來看未必是最理想的回報,但優勢是可以自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養老金投保方案,最大限度達到專款專用、按月給付、超長期儲蓄的養老目的。
“為什麼要做養老規劃?因為人們面對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活多久,所以如何確保在有生之年能獲得源源不絕的養老金就成為養老規劃的一個重要命題。商業養老保險特別是一些可以超長時間領取的年金險種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工具。”鮑素華説。
黃芳分析認為,商業保險的屬性特點符合人對養老金的需求和定義。第一,提供一筆終身持續不斷增長的現金流;第二借助平臺讓養老金得到穩定的增值。
同時,從複利計算和投資角度上看,商業養老保險是越早買越划算。年輕人身體健康,職業有上升機會,負擔也輕,容易承保。而到了中年以後,不僅身體狀況會提高承保費用,收益也不划算。
上述業內人士建議,從保障的大範圍來看,在做保險計劃時,商業養老保險還是應該排在基本保障之後,並且要有一定的資金量作為基礎。在這兩個前提下,儘早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比較合理。從保險費率角度考慮,一般在35歲以下保費相對便宜。對於現在未滿35歲的80後,如果條件允許,補一份商業養老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5歲以下購買商業年金險相對便宜
養老理財應以穩健為主
對於養老理財,不管是基金還是股票,投資就會面對金融市場波動的風險,不論是短線操作還是長期堅守,在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可能面臨損失本金的風險。業內人士建議,養老理財在投資上還是以穩健為主,其中,保本基金是一個適合老人養老理財的選擇。
自2003年首只保本基金問世以來,超過10年的發展歷史顯示,保本基金在多數年份中業績表現都優於A股大盤以及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在單邊下跌以及震蕩市中表現尤其穩健。根據同花順統計,保本基金今年以來整體收益達到5.41%。近一年以來的收益率達到18.11%。今年收益最高的建新積極配置已經達到19.75%,超過10%的分別還有交銀行業靈活、工銀保本2號、工銀保本、中銀4隻,保本基金均獲得正收益。
此外,對於每月有固定余錢的“70後”“80後”,定投指數基金也能帶來一份穩定的收益,但關鍵要長期堅守。長期定投積累若干年後,可以在市場估值泡沫時選擇一次性賣出,收益會更上一個臺階。
養老理財應以穩健為主
以房養老仍在“摸著石頭過河”
以房養老仍在“摸著石頭過河”
最近,中國保監會官網發佈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統計制度》的通知,要求參與以房養老試點的企業自本月1日起逐月上報業務開辦情況。未來,以房養老或將成為養老規劃的另一種方式。
以房養老,即擁有房屋完全産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産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産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
記者了解到,雖然在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已經運作了以房養老多年,但每個國家的形式都會有所不同,有的以政府為主導,有的以商業金融機構為主導。我國的以房養老從去年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武漢四個城市試點,市面上已有一些保險公司在研發這方面的産品。
近日,首款保險版“以房養老”産品正式出爐,這一産品由幸福人壽推出,産品名稱為《幸福房來寶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A款)》。業內人士稱,未來對住房擁有完全産權的老人都可將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每月獲得養老金以頤養天年。
但保險業界對以房養老的方式持有很大爭議。市場樂觀者認為,未來“4—2—1”結構的家庭不斷增多,房子閒置將成為一種趨勢,把房子變現養老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提出質疑:未來的房産真的能保持現在的價格嗎?目前推以房養老是基於房價處於上行期,一旦房價波動較大將為這一模式的推廣帶來很大的難度。如果房價大幅下跌,以房養老則會成為一句空話,所以目前只能是一種補充性的養老選擇。
黃芳分析認為,推行以房養老存在相當大的難度,主要困難集中以下幾點:一是“房産留給子女”的傳統觀念,二是房屋估值難及房價波動的問題,三是險企能否承擔得了“以房養老保險”中的長壽風險,四是房産70年的使用權成為推行“以房養老”的制度難點。
不過,有保險專家指出,“以房養老”儘管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但未來前景依然可觀。目前大約有佔老齡人口比重10%的無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這些家庭的老人未來很可能是“以房養老”的目標人群。
南方日報記者 譚冰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