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愚人節:逗你玩呢

  • 發佈時間:2015-04-01 04:32:1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歡鬧的節日,卻有一個嚴肅的起源

  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Fool'sDay),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眾説紛紜,較普遍的説法是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裏歷(即通用的陽曆),以一月一日為一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四月一日作為新年開端的曆法。新曆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仍沿襲舊曆,拒絕更新。他們依舊在四月一日這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四月一日這天給頑固派贈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之魚”。以後,他們在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為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還有一種説法是,英人百科全書裏面記載著:“愚人節”乃是西元十五世紀宗教革命之後始出現的一個説謊節日。那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經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為異端,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也就是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恐怖,於是這一天以説謊取笑為樂,來沖淡對統治者之恐懼與憎恨。其後,沿用日久,演變為今日之“愚人節”。該節後來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可以捉弄人,但有時間限制

  起初,美國人敢炮製駭人聽聞的消息,而且不負絲毫的道德和法律責任,政府和司法部門也不會追究。相反,誰編造的謊言最離奇、最能騙取人們相信,誰還會榮膺桂冠。這種做法給社會帶來不少混亂,因而引起人們的不滿。“愚人節”真正為大家喜聞樂見地接受,是在逐漸去除了一些違法或違背道德的內容,人們節日期間的愚弄欺騙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離譜,而是以輕鬆歡樂為目的。而且,愚人節這天玩笑只能開到中午12點之前,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矩。過了中午還找樂子的人是一個比被他取笑的人還大的傻瓜。過了鐘點還開玩笑的人會立刻碰釘子,自找沒趣兒。有一首小詩是這樣描述的:愚人節已過十二點,你這個大傻瓜來得晚。待到來年愚人節,你將是最大個的大笨蛋。

  有傳統過節食品,還挺別開生面的

  魚宴參加魚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係一條綠色飄帶,挂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假菜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馬鈴薯”,其實下面是甜麵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番茄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藥丸盒裏取食糖果。

  愚人風俗各不同,外國人也蠻拼的

  美國在愚人節比較常見的把戲是指著別人的鞋子説:“你鞋帶沒係。”學生可能會騙同學説學校放假了。不管是什麼樣的招數,只要那個無辜的受害者中招了,惡作劇的人就會尖叫:“愚人!”

  蘇格蘭這個國家的愚人節竟然要過兩天,而且第二天以踢人屁股為樂。

  伊朗不一定是西曆4月1日,而是在波斯歷新年的第十三天,大家認為這一天應該走出去,以逃避13號的壞運氣,所以這一天有個名字叫“戶外十三”。

  英聯邦國家一般的小捉弄都沒事,只是過了中午12點,可能就有人當場翻臉,外國人也有玩不起的。

  如何整蠱與防整蠱

  無非是利用一些以假亂真的小道具嚇唬人,或者傳播聳人聽聞的假消息。但最應注意的是分寸,要有給別人留面子的餘地,假消息最好做到一眼看上去很吃驚,細思幾秒便能辨真假,否則被不明真相的群眾傳播500次以上,喜劇就變悲劇了。如何防備別人的整蠱,只有一句話,小心駛得萬年船。否則,一旦中招,那就“你傷害了我,我一笑而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