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普法宣傳下鄉希望“合農民胃口”

  • 發佈時間:2015-03-31 04:31: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輯同志:

  近年來,黨中央全面升級依法治國的重大方略,各地農村紛紛舉辦普法宣傳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律理念,讓農民熟悉法律,學會運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但筆者在農村走訪時發現,這些普法宣傳活動往往流於形式,擺上幾張桌子,放放廣播,發發傳單,時間還非常短。農民真正需要的法律知識沒能走進農村,許多農民朋友希望筆者代為呼籲,希望普法宣傳要接地氣,最好事先調查農民的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讓農民真正需要的法律知識下鄉進村來。為此,筆者建議:

  一是普法宣傳要常態化,各地相關部門除了每年“12·4”法制宣傳日例行宣傳以外,還應當多利用節假日和農閒時節將普法宣傳送到農村,以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可以結合新農村建設,對鎮、村法治文化廣場、宣傳長廊等陣地進行完善、升級,及時更新宣傳內容,定期播放法治節目,發放法制宣傳資料、書籍,使群眾能經常獲取法律知識,接受法治教育。

  二是普法宣傳方式要多樣化,不少農民反映,一些普法宣傳方式很枯燥,亟須改善。由於目前農村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婦女,文化水準有限,工作人員發放的傳單他們看不懂,而且純粹的法律宣傳也十分枯燥,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農民朋友喜歡關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相關部門可以結合婆媳糾紛、贍養糾紛、土地糾紛等典型案件,到農村現場辦案,並邀請群眾參與。這樣,既有利於案件的處結,又普及了法律知識,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定。

  三是普法宣傳要選準內容,針對不同的群體需求制定相應的普法宣傳內容,做到有的放矢,讓農民朋友真正獲得切身利益所需的法律知識。比如農民工參與的社會活動更多,合法權益更易受到侵犯,因此,普法宣傳關注的重點要圍繞工資拖欠、勞動時長、工作條件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幫助農民工增強依法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是可以充分發揮各類文藝團體的優勢,依託民間文藝團體開展法治文藝宣傳,保證演出團體的每次演出都有一定數量的法治節目,讓群眾在喜聞樂見的精彩節目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形成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

  農民希望相關部門今後能多到農村走走,多聽聽他們的想法,給他們講講運用法律成功維權的真實案例,使更多的農民相信法律,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國農業銀行陽泉市分行合規部蔡永慶投稿郵箱:nmrbncb2014@163.com聯繫電話:010-84395112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