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嘉賓激辯“影子銀行”是非:剛性兌付是最大的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3-30 10:41: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海口3月30日電(記者鄧華寧、張玉潔)交易方便、利率較高、風險不高,近年來,信託、代客理財快速走進百姓生活。這類“影子銀行”對實體、金融、百姓有哪些利弊?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影子銀行的是與非”分論壇上,各方嘉賓展開辯論。

  博鰲嘉賓、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説:“一聽到影子銀行就覺得是壞的,這是誤解。應辯證看待影子銀行的是與非。”他表示,影子銀行受益最多的是民營企業,管制太多容易帶來其他方面的風險。

  “非常嚴格管制的正規銀行,未必是最安全的。”陳志武舉例説,最典型的例子,2008年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主要不是因為沒有受到太多監管的對衝基金、PE基金造成的,反而恰恰是受高度管制的美國的銀行引發的。從這一點來看,“影子銀行”的存在有正面的社會價值。

  澳大利亞主權財富基金主席、前副總理兼財長彼得·科斯特洛説:“影子銀行的宣傳很負面,但並不是全都不好。”

  “影子銀行有‘貓膩’。”中國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謝平舉例説,近日某國有銀行一個省會分行的網點上代一個信託公司賣一個産品,結果那個産品違約了。違約之後,出現了鬧事。原來銀行拒絕給百姓賠償,因為只是代理銷售。後來發現,該銀行網點代理的這個信託産品,總行並不知道。為什麼這位老總要代理,原來他拿了5%的手續費。

  其實理財産品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層次都有“好處”,就是獎金或者好處費。“影子銀行”對實體經濟有好處,但是在監管之外這麼大的規模會把隊伍搞腐敗了。

  謝平表示,與利率固定的銀行傳統貸款業務相比,購買信託、理財産品的利率大約在5%,而使用理財産品的利率在10%以上。最終借款的人利息很高,或者是有些債券利息很高。經濟學上有逆向選擇,也許高利息放的貸款就收不回來,那個人就不想還款了,這就有風險。

  人們對信託、理財産品趨之若鶩,還有一個原因是銀行變相為理財産品背書。大家都在銀行購買的,認為是剛性兌付。全國目前發生的違約事件極少,大概知道的只有幾例。一旦發生違約,最後銀行也把本金付了,對於存款方來講沒有多少風險。

  那麼風險哪去了呢?金融機構自己消化了,通過手續費收入、利差收入可以覆蓋風險。“剛性兌付是影子銀行最大的風險,從資産運用方可以看到,有很多違約的案例,有些借款企業破産倒閉了。”謝平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