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的形與神;改進産品 提供極致體驗

  • 發佈時間:2015-03-30 10:43: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真心傾聽消費者要什麼、不要什麼,通過大數據分析,快速改進産品和服務,提供極致體驗,才是“網際網路+”的“神”

  去年底眾籌了一台智慧空氣凈化器,不到兩千元售價、線上空氣品質監測、按需凈化……一系列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設計,很難讓人找到拒絕它的理由。

  遺憾的是,開機不久,便發現了問題——所有智慧操作必須實時線上,不聯網無法調節風速,且電源指示燈一直閃爍……打破多年用無線網的習慣,為它裝了寬頻,選擇了推薦路由器,第一次連接很順利。然而,一次偶然斷網後,卻再也無法聯網。廠家更換新機後依然如故。最後,客服表示無能為力,筆者也只能放棄眾多智慧功能,任由電源指示燈晝夜閃爍……

  由網際網路公司打造、網路眾籌、實時線上、大數據報表……創新的銷售模式、移動互聯、大數據與雲計算概念,不能説這家企業對“網際網路+”的理解不夠深入。但是,從筆者的消費體驗看,及格恐怕都達不到,更不要説極致了。何況,企業不能通過對消費者數據反饋的蒐集提煉,迅速迭代改進,這樣的“網際網路+”只能説學到了“形”,而沒學到“神”。

  那麼,什麼是“網際網路+”的“形”與“神”呢?

  當前,經濟界、企業界對於“網際網路+”的理解,基本上有兩個層面。一種認為,“網際網路+”不管加新能源還是先進製造,都是ICT(資訊通信技術)在傳統價值鏈條上的不斷深化應用。從消費者調研、産品定義、研發、供應鏈、生産製造,到廣告行銷、物流、批發、零售、售後等各個環節,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的應用,將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進而催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這種理解,可以看做“網際網路+”的“形”。

  另一種觀點認為,“網際網路+”的內涵與傳統意義上的資訊化有著明顯區隔。網際網路對傳統産業的改造,不只是研發領域的眾包、眾籌,生産領域的智慧製造,行銷層面的電商等那麼簡單。網際網路平等、開放、透明、互動的特質,讓資訊與數據的巨大潛力得以釋放,並最終成為獨立的生産要素。而經濟領域海量數據的積累、交換、提煉、分析與運用,將轉化為巨大的生産力。

  正是由於資訊與數據的自由流動和交換,“網際網路+”大大削減了商品與服務供需雙方的資訊不對稱,以企業為中心的産銷格局,得以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新格局轉變。而伴隨著“以客戶為導向、以需求為核心”真正成為企業的經營策略,傳統的B2C的商業經營模式,以及“標準化産品+大批量生産+大眾行銷+大品牌+大零售”的産銷形態,將逐步被C2B即消費者驅動的商業模式,以及“多品種、小批量、柔性生産、快速迭代、粉絲經濟”所取代。因此,與網際網路思維如出一轍,真心傾聽消費者要什麼、不要什麼,通過大數據分析,快速改進産品和服務,提供極致的消費體驗,才是“網際網路+”的“神”。

  還以空氣凈化器為例,消費者真正需要的,除了實惠的價格、高效的凈化能力、實時線上的概念,恐怕還有遠端監測室內空氣品質、遠端開關機等功能。當然,徹底解決連接障礙、能夠手動關閉閃爍的電源指示燈,恐怕也是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

  擁抱“網際網路+”,形神兼備當然好,一下子做不到也無妨。畢竟,“形”也好,“神”也罷,都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也是“新常態”下企業競爭、産業競爭乃至國家競爭新的推動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