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左手高冷 右手賣萌

  • 發佈時間:2015-03-29 06:06: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要説當下最火的動畫人物是誰,姑娘們一致認為是大白。連高大上的故宮也製作了一系列“大白”版皇帝嬪妃侍衛玩偶,為“大白”增添了不少故宮特色,在微網志上圈了眾多的粉絲。

  一向以高冷著稱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如今的賣萌技巧相當高超,既緊跟潮流又普及歷史知識。最著名的當屬去年那篇名為《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圖文,最近又在微信上火了:漁夫雍正在河邊優哉地泡著腳丫,邊搓邊説,“朕……腳癢”。當儀態凜然的皇帝,在文化創意産品的演繹下放下身段,變成自由率真、幽默可愛的萌叔,怎能不迷倒眾人?

  話説史書中的雍正爺,壓根兒就是一個工作狂。不過政務之外的他,則是一位原本就極愛賣萌的人。他在閒暇之時的一大樂趣,就是讓宮廷畫師為自己畫像。在原版的《雍正行樂圖》裏,雍正或為仙風道骨立於懸崖邊的道士,或為手拿鋼叉鬥猛虎的勇士,或為松間撫琴的雅客,或為身披蓑衣獨坐船上的釣者……藝術史學家巫鴻就曾作出過這樣的評價,“這是一場清帝的假面舞會。”

  其實,故宮創作團隊只是把原圖進行了動畫處理,然後加上旁白,並沒有生造動漫形象。只要簡單比對一下原版與動畫版的區別,就能知道,他們沒説假話。一個原本就愛賣萌的帝王,在動畫技術的幫助下繼續賣萌,至少筆者實在沒找到什麼違和感。

  之前備受詬病的“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路數也大抵如此。300年前,雍正爺為了調糧的事兒,先是接納了河南巡撫田文鏡的意見,後來又被左都御史和戶部尚書忽悠了,鬧了個“大窩脖兒”。氣不過,又放不下面子,只得把氣撒在田文鏡的身上,於是便有了那篇傲嬌的朱批,“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史料為證,話是雍正説的,字是雍正寫的,而故宮做的事情,其實不過是截個圖,然後印在扇面上,如此而已。

  依筆者個人的觀點,如此創意,未嘗不可,甚至可以嘗試再大膽些。既然是創意,就不可能原樣照搬,加點兒藝術誇張,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兒。其與惡搞的根本差異在於,是否有歷史真實作為基準。

  故宮博物院愛拿四爺做文章的原因或許正在於此。不然,為什麼不打康熙的主意呢,因為康熙愛打仗,愛生孩子,但確實不愛賣萌。

  再來看看傳播效果。作為一個學歷史出身的人,筆者知道原版《雍正行樂圖》確實已經很久了,代價是至今想起依然讓人不寒而慄的學院生涯。沒有這段經歷的人,知道它的幾率恐怕不太高。

  而一個需要正視的現實是,對於當下日漸式微的傳統文化來説,跨過普及談傳承顯然是有些心急了。先讓大家知道,再讓感興趣的人學習,而後讓感興趣並且有能力的人發揚光大,一個完整的套路打下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承。僅就傳承的第一步——普及的功效來説,賣萌派的功力與學院派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看看動畫版近百萬的閱讀量與超過十萬的點讚,你懂的。

  萌叔的完勝並不等於傳統文化的完敗。其背後隱藏的問題是,傳統文化,至少是傳統文化的皮毛,該到了“放下架子”的時候了。面對更快的生活節奏、更多樣的知識攝取架構和更活躍的思維方式,一味保持高冷八成是不行的,搞不好真會“被人拒于千里之外”。甭管是賣萌還是賣點別的啥,引起大家的興趣,吸引人們走進博物館,進而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才是傳承的根基所在。至於傳承的更高形態,也即普及之後的第二步、第三步,大可在做大基數後再來考慮。畢竟,能不能在100個人裏挑出一個真愛傳統文化並願意為之付出終生的不好説,但在100萬個人裏挑,幾率總是大大的。

  賣萌不是問題,為什麼賣萌才是問題。若高冷並不是傳統文化的惟一面目,“萌萌噠”又有何不可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