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故宮“萌物”躥紅:今年文創産品收入預計9億

  • 發佈時間:2014-11-22 09:19:51  來源:新京報  作者:溫薷 黃穎  責任編輯:孫毅

  單支筆筒

  頂戴花翎官帽防曬傘

  行李牌

  御前侍衛手機座

  折扇

  “戴著像在批奏折”的朝珠耳機、“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皇帝的一天”有了APP産品……近日,故宮一系列“萌係”文創類産品迅速躥紅,成為年輕人的“潮物”。

  昨天,故宮表示,今年的文創産品收入預計能達到9億,將繼續投入到文創産品再研發中。

  明年,故宮還將上線3款APP,端門數字博物館等3個數字博物館也將開放。

  故宮加大文創研發經費

  近日,故宮一系列充滿“萌趣味”的文化産品引發熱議。據故宮博物院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8月,故宮博物院已研發文化産品6746種。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介紹,故宮去年一年門票收入7億、文創産品收入是6億多,今年文創産品收入有望達到9億。“不過,純收入比較少,因為再研發需要很大資金”,今年文創收入預計將繼續投入到研發經費中,“可能還不夠”。故宮目前文創産品研發方面正在“爬坡”,經費投入力度比以往加大。

  APP將突出知識性應用性

  據了解,在推出“皇帝的一天”等APP産品外,2015年,故宮還將上線3款APP,包括“每日故宮”、“清代皇帝服飾”和“韓熙載夜宴圖”。

  故宮APP開發團隊負責人于壯透露,這3款APP將不再走“萌萌噠”路線,而回歸“高大上”,主要為知識性和生活應用類。

  此外,明年故宮還將開放3個數字博物館。

  單霽翔介紹,其中兩處位於故宮內,一個是原先僅在內部開放的數字所,一個是正在建設的端門數字博物館;還有一處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將在春節對外開放。

  【揭秘】

  “穿越照”難在考證人物

  今年,故宮推出的“清宮穿越照”,將溥儀、婉容等人物通過相同的景物,呈現在照片上,從而實現“穿越”。

  故宮方面稱,每張照片都經過了嚴格的歷史考證:像溥儀、婉容、文繡這些名人,在老照片中“鎖定”很容易,但其他人物就不那麼容易了。比如,溥儀兄弟姐妹有9人之多,年齡相貌又很接近,對於這些人物不同時期的照片如何分辨,需要通過檔案、回憶錄和皇室後代的指認等,考證人物和拍攝時間,有時候一棵樹、一個屋檐都可成為“線索”。

  如何營造逼真的穿越感?故宮表示,早期攝影基本都是使用標準鏡頭視角,所以在“穿越照”中仍然使用標準鏡頭,確定拍攝環境與透視結構相一致。此外,還要將“穿越”圖像與實際場景疊加,使用超廣角鏡頭,利用大景深,將老照片視角和現場環境對照,古今對比中的強烈“穿越感”便顯現出來了。

  【劇透】

  “大內禦貓”變身“喵星人”

  故宮表示,已建立17個創意産品系列,一些很快會落地,更多還在創意階段。其中一個設想是推出故宮“大內禦貓”喵星人形象。

  設計團隊透露,目前紫禁城裏最多的動物是貓和烏鴉,這樣的“小生態”也成為遊客們喜愛的一景。“大內禦貓”形象有望印在書包、錢包、鑰匙扣、時尚頭盔、抱枕、T恤、襪子上。

  “APP日曆”每天展一件藏品

  故宮APP開發團隊負責人于壯介紹,下一步故宮APP將考慮在手機端,輕量化應用。將會開發一款日曆類應用,讓手機用戶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每天一兩分鐘時間觀賞故宮一件藏品。同時,將設計一些如春節、父親節等特殊日期專題,還有“特別驚喜”。

  “寬衣解帶”了解皇帝服飾

  于壯介紹,故宮對於清代皇帝服飾的體系擁有大量學術資料支撐和研究成果,明年將推出一個關於清代皇帝服飾完整套係的APP——清代皇帝服飾,讓公眾領略皇家生活和典章制度。

  清代皇帝服飾在展館中,其服飾圖案可能模糊不清,而在APP“清代皇帝服飾草案版”中,可以看到“皇帝衣服”分為吉服、禮服、行服、常服等六大類,通過點擊,可以“解”開皇帝衣服,“摘”下皇帝帽子,從各個角度、從裏到外看到,衣服、帽子是怎麼穿戴的,每一部分的材質是什麼。

  【對話】

  “初聞‘萌萌噠’還問過是褒是貶”

  從“高大上”嚴肅面孔到“萌萌噠”,故宮及其文創産品怎樣實現了“角色轉換”?誰在為故宮設計和研發文創産品……

  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接受了記者採訪。

  記者:故宮文創産品的理唸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單霽翔:過去故宮的衍生品中,書畫、瓷器等複製品較多,比較注重歷史感、知識性,感覺比較“沉重”。銷售的書法家字畫、一些瓶瓶罐罐等産品也缺少故宮特色,80%以上不是故宮元素的。今年10月份,已全部清理掉了。

  記者:故宮文創産品“賣萌”的理念還會延續嗎?

  單霽翔:説實話,一開始看到年輕人用“萌萌噠”、“腦洞大開”,我還去打聽過這是批評還是表揚呢。

  我認為,當今故宮文創産品首先應當堅持的導向是社會公眾的需求。比如,手機普及了,公眾需要各種元素的手機殼裝飾,故宮元素手機殼就加大了研發力度。

  實用性方面,文創産品更注重“人們需要什麼”,比如我們推出了充電器、電腦包、茶蓋碗和為兒童研發的拼裝玩具、隨身碟,冰箱貼等。

  新媒體方面,我們推出了“皇帝的一天”,告訴孩子們“當個皇帝也不容易”。産品特別受學生們歡迎,而且對於弘揚故宮文化也是潛移默化的重要環節。

  記者:故宮文創産品設計團隊是怎樣的架構?

  單霽翔:主要有4個:一個是組織社會專家研發文創産品,第二個團隊負責通過大獎賽選出優秀作品,組織簽協議,將優秀作品變為文創産品。另外還包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及資料資訊中心。除此,故宮35個部處絕大多數都在參與研發。

  記者:如何概括故宮今後的文創産品規劃定位?

  單霽翔:第一是推出有意義的、能幫助人們度過碎片時間的文化産品,緩解人們的緊張心情。第二是愉悅、短暫休閒的産品。第三是繼續教育的責任……研發中應當注重挖掘文化資源,為繼續教育作貢獻。

  記者:如何評價故宮的新媒體應用水準?

  單霽翔:可以説是“由被動走向自覺”,對不斷涌現出的新媒體資訊,我們都豎著耳朵在聽……我們要不斷引進這方面人才,年輕人更適合承擔這樣的責任。

  新媒體應用並不是關起門搞,我們也依靠外部力量,比如工信部等專家只要來故宮,我們就會同他們會談,摩擦出一些結合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