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去行政化”新政會如何影響樓市?

  • 發佈時間:2015-03-28 15:29: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3月2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葉鋒)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7日聯合下發了《關於優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應結構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其中傳遞的房地産市場“去行政化”強烈信號,近年來並不多見。解讀此次“房”“地”兩部門的新舉措,圍繞房地産的“去行政化”,“房地産政策是否還有後招”“限購會否全部放開”等政策猜想再度被激活。

  此次《通知》,某種程度上終結了“70/90”政策。2006年出臺的《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要求自“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而此次《通知》明確,“在建商品住房項目,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等規劃條件前提下,房地産開發企業可以適當調整套型結構”,“對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住房戶型做出調整”。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滿足合理的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後一類需求相當程度上也是剛需。

  此外,《通知》還對一些地區的供地規模明顯壓制——“住房供過於求的要適當控制2015年住房開發建設規模進度;住房供應明顯偏多的市縣,或在建住宅用地規模過大的市縣,應明顯減少住宅用地供應量直至暫停計劃供應。”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在建、竣工和新開工的商品房合計有101.4億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72.1億平方米。而去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2.1億平方米,其中住宅銷售10.5億平方米。

  “即使今後一平方米住宅也不建,且房屋銷售能保持去年水準,潛在的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庫存也分別夠買8.3年和6.9年了!”上海財經大學不動産研究所執行所長陳傑説。他説,針對一些地方多年來在土地財政驅動下、不顧住宅供需配比而盲目賣地的熱潮,此次新政是及時“踩了一腳剎車”。

  另外,《通知》明確指出:“去年以來,房地産市場進入調整期,交易量下降,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區域性差異加劇。”

  “此次主要涉及土地供給方面的政策調整,總體來看是‘有松有緊,’有供有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夏丹説。一些市場機構認為,此次兩部委政策將會影響樓市,其中也包含著對市場的警示。業內人士認為,就房地産調控而言,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差異化,二是長效機制。目前,差異化的舉措正在逐步落實,各地鬆緊不一。比如,一些地方繼取消限購之後,近期還很快出臺了支援住房消費的政策;而北京、上海近期則再次澄清取消限購的傳言,且目前沒有政策明顯鬆動的跡象。長效機制方面,房地産稅等制度環境形成還需要時間,“去行政化”不可能一步到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