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綿陽搭建孵化器、助推器,科技與金融結合

  • 發佈時間:2015-03-28 08:2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王明峰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有事不撒手,企業無事不插手”。在四川省綿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調研員張科看來,“許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前期專注于技術研發,對市場不了解,政府要‘扶開工,送一程’。”

  自從2013年確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以來,綿陽市從政策、服務、載體、金融、人才等多個方面對科技“小巨人”進行精準培育。綿陽市委書記羅強認為,要從全市的高度整合市縣的政策資源、要素資源,針對企業初創到壯大不同階段採取針對性的系統思考和制度設計。

  去年,綿陽比照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先行先試”的4項政策落地;省政府出臺十條支援政策;綿陽市又實施33條差異化扶持政策——涌泉計劃,依據初創期、成長期和壯大期不同階段制定扶持標準。

  “這意味著綿陽對科技‘小巨人’的扶持正式轉為精準‘滴灌’。”綿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周鈺介紹説,每月,綿陽市會開一次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題調度會。

  1716創業工場就是調度會的産物,其聯合創始人何曉翔説,通過有針對性和專業化的創業輔導和孵化,已有60多只科技“雛鷹”從這破殼而出。

  科技型中小企業起步時急需的精細化、個性化服務,是調度會上企業提出來的訴求。有呼必應,綿陽市創新孵化載體建設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像1716創業工場這樣的孵化器,去年綿陽市新增超10家,培育出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200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階段、研發領域、産品特性不同,不能簡單套用一條扶持政策。”周鈺解釋説,精準培育就是要因企施策。

  2012年底,四川中物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接到了南韓三星一個大單,公司決定要擴産,可資金缺口500多萬元。由於沒有抵押物,公司沒能在傳統銀行貸到款。

  一籌莫展時,在綿陽市科技局穿針引線下,公司從綿陽市商業銀行科技支行貸到了500萬元。“中物材料有兩項專利,拿專利權質押可以在我們支行貸款。”綿陽市商業銀行科技支行行長李翔解釋説。

  2014年,綿陽將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風險池由2000萬元增至1億元,並採取智慧財産權和股權質押貸款等方式,拓寬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開發出“勿等貸”“科技寶”“精英貸”等10多種科技金融産品。

  科技型中小企業力量薄弱,經常會遇到研發難題。對此,綿陽通過搭建平臺,將科研院所的資源變為中小企業成長的“助推器”。

  通過“難題招標”,豪斯特公司的無人機控制技術得到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的幫助。“專家的指點幫我們少走了彎路,這也是其他地方絕對找不到的。”公司副總經理劉強説。

  通過精準培育,綿陽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爆髮式增長,去年新增2680家,其中新註冊2224家,是前年的3.8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達4478家,其中47家已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8日 03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