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綿陽三招建覆蓋城鄉的中醫診療體系

  • 發佈時間:2015-02-09 14:50:2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1月14日19點,送走最後幾位患者,丁全榮醫生關上燈,準備下班。2014年9月份,從綿陽市商業醫院退休後的丁全榮開了這家中醫診所,幾乎每天都有30多位患者前來就診。

  2014年8月,綿陽取消個體診所數量限制,鼓勵有資質的醫師多點執業,隨即迎來一批中醫診所的小高潮,一口氣增加了29個。“放開個體診所只是一部分,要推進中醫藥發展關鍵是打組合拳,主要就是體系、政策和人才這三招。”綿陽市衛生局局長秦曉明説。

  A

  體系:

  市縣鄉村四級中醫服務全覆蓋

  秦曉明記得,2007年全市中醫院床位不到1500張,很多鄉鎮衛生院壓根就沒有中醫科室。“綿陽是‘中藥之庫’,全市查明的中藥材資源達2150余種,佔全國品種的35.83%,這麼好的資源不發揮出來,可惜了。”秦曉明説。

  為此,綿陽提出打造中醫藥強市的奮鬥目標,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並將中醫藥工作納入了市縣兩級政府年度目標考核。此後,幾年裏,綿陽共新建中醫醫療業務用房17.5萬平方米,開放床位達2698張,較2007年增長87.6%。

  在公立醫療機構外,綿陽也鼓勵個人診所的成長。2014年8月,綿陽在全省率先出臺政策,取消個體診所數量限制。“首先要搭建起完善的診療體系,要讓患者可以方便找到就診的地方。”秦曉明説。

  如今,綿陽已有11所二級甲等以上的中醫藥醫院,全市275個鄉鎮衛生院和5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有中醫科、中藥房;90%的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一個覆蓋城鄉的中醫診療體系正在建成。

  B

  政策:

  採取中醫治療可多報銷5%-10%

  中醫診療點位多了,還需要引導患者。

  1月3日10點,北川縣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又排起了長隊,坐在候診區裏的林永富嗓門很高,三個月前他曾在這裡接受了腰椎間盤治療,這次來復診,他還推薦一位鄰居來接受治療。“看病就看兩點,第一看療效,第二看價格。”林永富説。

  2014年10月他剛入院時,還需要兩個人攙扶,在接受了一次中醫銀質針治療後,他的腳就敢落地了,現在他走路已不成問題。更令他滿意的是價格,據林永富了解,做手術起碼要3萬元,而採取中醫治療,總共不超過5000元。一般針灸一次不過十幾元,艾灸也不超過20元,遠低於輸液等方法。“在治療頸肩腰腿痛方面,採取中醫治療,至少要便宜50%。”他的治療醫師劉仁超説。

  更大的優惠還來自於綿陽的政策托底。為鼓勵中醫藥發展,綿陽出臺規定:凡在中醫(含中醫專科)醫院就診,均可享受下一級醫療機構報銷政策;在其他醫療機構使用中醫中藥治療的,費用報銷比例也可提高5%-10%。

  C

  人才:

  傳幫帶為基層輸送新鮮血液

  進入2015年,遊仙區魏城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張翔有個重要任務:招兵買馬。壓力很直接:患者越來越多,3個醫師已經忙不過來了,尤其是中醫科。

  最近,類似的情況已在多個鄉鎮衛生院上演。為此,2014年10月,綿陽出臺政策: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所在單位同意,允許執業醫師在市內1-3個醫療機構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活動。這給了張翔以希望,“患者越來越認可中醫,我們現在只缺技術過硬的生力軍。”

  治本的辦法是培養新鮮血液。2014年,來自北川和平武的共100位年輕村醫來到成都,開始3年的針灸學習。其間學費全免,學成後將充實到基層衛生機構。針對中醫培養的特點,綿陽在全省率先開辦了中醫高級研修班,採取師承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培養中醫藥高層次後繼人才47名,絕大部分人員已成為本單位的業務骨幹。

  如今,綿陽每萬人擁有中醫藥人員11.99人,高於全國及全省平均水準。“硬體、政策和人才,三招打完,中醫才能在基層扎住根,走得穩,更好服務患者。”秦曉明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